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融合物流与金融服务的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在我国发展迅速且发展模式逐渐呈现多样化。随着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的快速增长和业务功能的不断完善,物流企业在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出现以物流企业为贷方主体的存货质押融资新模式,即统一授信模式下的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在此种模式下,物流企业代替银行成为业务的运作主体,因此物流企业需要基于自身业务收益和风险进行相关业务决策。本文围绕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决策中的关键指标——质押率展开研究,即研究统一授信模式下存货质押融资质押率决策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统一授信模式下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作为决策主体的物流企业的收益和风险,据此提出质押率决策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物流企业质押率决策的相关影响因素,其中重点分析了物流企业质押物控制方式、质押物变现策略、借款企业业务贡献度对质押率决策影响。进而,基于影响因素分析以非线性规划方法为基础建立了物流企业的质押率决策模型。在建模过程中物流企业先基于质押物市场价格及流动性、质押周期、质押物控制方式、质押物变现策略等因素建立初始质押率决策模型,在求得初始质押率决策方案后再基于借款企业的业务贡献度对初始质押率取值进行修正以获得物流企业的最终质押率决策方案。最后,本文以A公司开展的电解铜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为背景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并用实际数据对借款企业取货次数和质押物市场流动性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物流企业适当增加取货次数可以提高其质押率设定水平和自身业务收益,但取货次数过多时物流企业的质押率设定水平和业务收益反而降低。同时,物流企业的主动质押物变现策略使其质押率决策对质押物市场流动性参数的敏感性降低。另外,物流企业基于借款企业业务贡献度的质押率补偿方案能够在保证自身收益水平的前提下给予借款企业更高的质押率,使借款企业的同批存货获得了更高的贷款额度,能够有效巩固与借款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