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沈179块储层结构复杂的特点,应用油藏精细描述方法,综合运用测井地质学、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深化对油藏构造、断层封闭性、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以便在此基础上掌握各级次断块间的接触关系以及断块内的油层分布,认清剩余油分布规律,为进一步扩边增储,挖掘油藏潜力以及完善注采井网奠定基础。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高精度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是进行储层研究的关键性工作,油藏层组划分和对比的精细程度直接决定了对本区储层认识的深度和精度。在地层精细对比中,运用了连井地震剖面的对比划分法,合理地划分油层组的界线。同样在构造研究中,先在构造剖面上控制了断层的产状,构造的形态,然后才在平面上以井点控制,落实组合构造、断层、断块的分布特征。沉积微相研究是储层研究的基础,通过岩石组合、沉积韵律,砂岩粒度分析、沉积构造、古生物遗迹和测井相等沉积学标志,结合古环境背景,确定沈179块S33为水下三角洲前缘亚相。在岩芯和测井组合上可进一步划分为主水道含砾砂岩微相、分支水道中细砂岩微相、水道间砂泥岩微相、前缘薄层砂岩微相、前缘泥岩微相。剩余油分布特征是油藏描述成果的直接体现。对最小含油单元之间或单元内部的剩余油分布差别、影响的地质因素比较多,应该考虑到油层原始分布面积、厚度的大小、油层渗透率的高低、构造的高低部位、沉积微相的类别、储层的韵律变化、非均质程度、注水井的水驱程度等。通过以静态资料为主,综合动态资料,分析每个含油砂体单元内油层动用程度,作为研究剩余油分布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