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台湾学者叶均蔚打破传统合金设计模式,提出高熵合金的概念,由于高熵合金具有简单的固溶体结构及突出的力学性能,自从被提出以来一直备受广泛关注。高熵合金的成分设计以及元素对其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影响,一直是高熵合金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因此,研究某种元素的含量对高熵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具有实际意义。高熵合金是一个具有学术研究及工业发展潜力的丰富宝藏,可以开发出大量的高技术材料,而且可以用传统的熔铸、锻造、粉末冶金、喷涂法及镀膜法来制成块材、涂层或薄膜。AlCrFeNi系高熵合金因具有优异的组织性能而被广泛研究,但改变合金元素Cu、Cr添加量以及添加TiC陶瓷增强相制备的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研究不够深入,包括合金耐蚀性能的研究也并未过多提及。因此提出了 Cu、Cr、TiC含量变化对AlCryFeNi2Cux-TiCz高熵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通过剥落腐蚀测试、晶间腐蚀测试、极化曲线测试、阻抗测试(EI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通用硬度计(UH250)、电子万能试验机(MTS-E45),研究了 Cu、Cr、TiC含量变化对AlCryFeNi2Cux-TiCz高熵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AlCryFeNi2Cux高熵合金主要由FCC相与BCC相组成。在AlCrFeNi2Cux合金中,随着Cu的增加,Cu呈现聚集趋势,包裹着树枝晶,Cu含量为1.6at.%时合金综合性能最佳,其维氏硬度、抗压强度、屈服强度、压缩率、自腐蚀电位及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 372HV、2256MPa、669MPa、40.5%、-0.30V 及 2.3 1μA/cm2.在AlCryFeNi2Cu1.6高熵合金中,随Cr含量增加,Cu由包裹枝晶转变为均匀地分布于枝晶间,其中Cr含量为2.Oat.%时合金综合性能最佳,其维氏硬度、抗压强度、屈服强度、压缩率、自腐蚀电位及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402.7HV、2252 MPa、815MPa、30.5%、-0.30V 及 0.52μA/cm2。在TiC/AlCr2FeNi2Cu1.6高熵合金复合材料中,随着TiC的加入形成了含TiC的Al、Ni、Cu相,该相逐渐长大且各元素浓度升高,当TiC加入量较多时,出现TiC团聚现象,当TiC含量为7.5 vol%时合金综合性能最佳,其维氏硬度、抗压强度、屈服强度、压缩率、自腐蚀电位及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477HV、1943MPa、1213MPa、8.32%、-0.29V、0.32μA/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