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利益的法律调整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xiaoliyan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本文从人本主义的原则出发,关注和尊重人的现实需要,着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现实价值,并以此为立足点进行理论阐释。在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对其中能够以知识产权形式进行法律调整的那部分利益,在不根本扭曲和误解文化内涵价值的前提下,让其适当地进入市场,并以市场色彩的知识产权法律对其进行初次分配,进行私法上的利益调整和保护。本文立论的观点依据是: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涵在其表征上与传统的知识产权客体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会构成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根本冲击,在宏观框架下进行知识产权法律调整的障碍并非不可逾越。本文首先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利益的描述和认识,阐明在知识信息时代,通过知识产权法律来保护和调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以产权化的遗产信息利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次,对这一部分利益保护的正当性问题、法律介入调整的合理性和可能性等问题作进一步论述,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客体存在共性,与知识产权保护对象在范围上有所重叠,并且,知识产权人身权制度也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权利保护诉求相契合。复次,通过对“激励理论”的解读,阐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利益在知识产权机制下可以被有效地发掘和固化,在市场环境中能够以创新成本或者资本的形式实现其信息财产价值。并且,在此过程中,合理安排主体的权利界限,使之与公众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之间达到一种利益平衡,理顺并解决知识产权调整的理论前提问题。最后,结合知识产权制度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明晰现有知识产权体系被运用至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时存在的制度瓶颈和理论障碍,探讨两者在整体法律框架下的兼容性问题。以期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婚约在我国民间古已有之,但由于历史原因,在我国现行《婚姻法》中,并未对婚约制度进行规制,使得大量民间婚约纠纷无法可依。基于德、瑞、日等国民法中关于婚约规定的比较分析
企业成长性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持续的发展是检验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最客观的标准。通过对上市公
随着世界毒品问题的泛滥和化学合成毒品的扩张,受高额利润的诱惑,走私、贩卖易制毒化学品的活动剧增。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以及贩卖、走私出境用于生产、加工毒品现象日
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完善,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数量逐年增多,鉴于此,针对现阶段我国移动社交网络用户的发展现状,运用网络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经分析认为我国移动社交网络用户具
<正>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陈毅同志这首中缅友谊的颂诗,牵系了两国人民古往今来无比深厚的胞波情谊。中缅两国人民很久以来就在为本国的振兴
考虑资本品市场摩擦,通过资本品市场搜寻与匹配方法,构建包含产能过剩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资本品市场冲击对于产能过剩及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积极的资
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利得与损失并非独立的要素,其原因既在于对概念本质属性认识的模糊,更在于会计要素界定模式的缺陷。根据利得损失不同项目及其与收入费用的差异,要素概念有
<正>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今天,深刻地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内涵,对于准确地厘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下语境中的出场路径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后现
警务实战训练作为现代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重要内容,一直倍受从事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研究的专家学者们积极关注。本文从探讨警务实战的内涵和特点入手,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从宏观视
公民新闻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公民新闻的发展使公共领域的社会结构再次发生转型,使现代公共领域的建构成为可能。公民新闻传播具备建构公共领域的所有要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