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政策是国家进行经济调节的一种手段,为了达到某种效果或者目的,政府通常会制定或者调整经济政策来从微观上影响企业的行为,进而在宏观上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浪潮遭遇挫折、各国关系日渐紧密的当下,政府可能会更加关注本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贸易的政策变动则会更加频繁,这种政策变动会使生产商、消费者等经济主体形成对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预期,引起经济波动,并通过多种渠道传导到贸易伙伴国。其次,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上升,都会产生“蝴蝶效应”,对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贸易造成冲击。如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和2012年的欧债危机,进出口商面对这一系列动荡的局势,会形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的预期,一般都会先采取观望的态度,这就严重影响了国内企业扩大生产、技术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出口贸易必将受到抑制。企业作为国际贸易的微观主体,更是关注各国经济政策的走向。企业在进入新市场或进口新产品时会充分考虑伙伴国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并形成预期。当企业预期外部市场不确定性上升时,从外部市场进口会面临比平时更高的成本和价格,企业会采用国内生产的替代品或退出进口市场,进入国外市场的企业数目的下降直接导致进口量和扩展边际的下降,由于一部分边际企业的退出使得国外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下降,进口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利好现存企业,间接导致了现存企业的进口增长即集约边际的增长。中国企业在各国经济不确定性都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如何应对风险,优化进口产品结构、确保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使用2000-2014年CEPII BACI数据库中HS6位数的产品数据,从产品层面测算了进口二元边际,并结合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探讨了进口来源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进口来源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会显著地抑制中国进口扩展边际的增长,但是会促进中国进口的集约边际,对扩展边际的抑制作用要大于对集约边际的促进作用,对集约边际的作用是通过可变成本渠道实现的,对扩展边际的作用是通过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个渠道实现的。从不同产品类别角度来看,进口来源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抑制资本品和中间品的扩展边际,促进资本品和中间品的集约边际,增加消费品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对差异化产品和非差异化产品集约边际的影响均为正向,对扩展边际的影响均为负向,相较于非差异化产品而言,差异化产品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较小。分进口来源国市场属性看,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后,进口二元边际会相应增长,相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显著抑制二元边际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