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与Cd(Ⅱ)络合反应的电化学检测环丙沙星方法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u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环丙沙星与Cd2+的络合反应,建立了两种间接测定环丙沙星的电化学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以溶液中Cd2+为信号源,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利用溶液中加入环丙沙星后Cd2+阳极溶出峰电流的降低,实现对溶液中环丙沙星含量的间接检测。并制备了液相剥离石墨烯,有效的增强了Cd2+阳极溶出峰电流信号,有利于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在0.1 M pH为3.6的ABS溶液中,石墨烯修饰液用量为6μL,富集时间为10 s,反应时间为3 min的最优条件下,研究了加入不同浓度环丙沙星后溶液中Cd2+的电化学响应。当环丙
其他文献
诱导磷光分子产生室温磷光的基质目前已成为室温磷光研究的热点。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的超分子凝胶具有有序三维网络结构,形貌可控,具有刺激响应性,这种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使超分子凝胶有望成为诱导磷光分子产生室温磷光的新基质。本文对超分子凝胶作为诱导磷光分子3-溴喹啉(3-Br Q)产生室温磷光的基质进行了研究,发现由凝胶因子1,3(R):2,4(S)-苄基-D-山梨醇(DBS)形成的超分子凝胶为基质,可诱
柱芳烃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类属于杯芳烃家族的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其在主客体识别化学、超分子自组装等方面有重要应用。虽然目前已经有多种方法对柱芳烃进行修饰和衍生,但是仍鲜有报道其亚甲基桥的修饰方法。本文采用四苯乙烯这一聚集诱导荧光化合物作为构筑单元,率先实现了亚甲基桥修饰的柱芳烃的合成,同时这类柱芳烃化合物母体具有典型的聚集诱导荧光特性,这还是首次报道。由于兼具柱芳烃大环化合物的主客体识别等超分子作用
毛细管电色谱(CEC)将毛细管电泳(CE)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有机结合,具有高效、高选择性、高分辨率和快速分离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微分离技术.目前CEC基本理论、
论文设计合成了1-(4-X-苯基)-1,4-二氢烟酰胺和1-(4-X-苯基)-1,2-二氢烟酰胺两个系列的NADH模型化合物(X=CHO,CH,H,F,Cl,Br,CF),并研究他们的电化学性质,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光
该论文以动态振动法测量了在气/液界面上的多种Langmuir膜体系的动态弹性,从力学性质,特别是动态流变学的角度讨论了成膜条件对相态结构(分子排列)、分子间作用力、稳定性、
本文制备了CdS量子点、TiO2等纳米材料,并分别与石墨烯或氯化血红素复合,构建具有高催化性能的新型光电/电化学传感器。使用FESEM、XRD、UV-Vis、电化学检测等方法对纳米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构、光学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将新型光电/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环境污染物和H2O2的灵敏检测,研究了对苯二胺的光伏行为以及催化机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本部分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水溶性CdS量
该工作选择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出了Ce-Zr-O复合氧化物中掺杂Ba的新型纳米级粉体,运用许多实验技术(如:XRD、IR、TPR、TPD、TEM、XPS等)对粉体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CO
本论文结合“微乳液”法及“模板”法制备纳米微粒的原理,采用简单的原料—低分子量的PEG和水,在适当的条件下,组装成一维空间上开放的“线性反应器”。在该反应器中,通过改变PEG
多组分反应因其原子经济性高、操作简单等特点,已在有机合成领域受到化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醛和两种不同亲核试剂的亲电反应是多组分反应构建的常用路线之一。但在这种方法中
最近,湖北省机械汽车行业办政研会在襄樊召开“企业党建如何坚持‘三个代表’”研讨会。与会代表就企业党建如何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发表了有新意的见解。 一是主张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