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反硝化菌在养殖池塘中的初步应用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h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产养殖废水污染程度虽没生活污水高,但高密度养殖水体氨氮、亚硝氮会出现积累,限制了单位产量及养殖质量。尤其是非循环水养殖,没有与之相配的有效水处理设施,因此本试验将一株好氧反硝化菌(LZ30①)应用于乌鳢养殖老化池塘,为将来好氧反硝化菌在水产养殖中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在池塘应用试验得出以下结论:   (1)在D0介于1.37-11.87mg/L之间,LZ30①均表现出较强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能力,其DO的阈值可能低于1.37mg/L。   (2)亚硝氮:表层水24小时均去除80%左右,底层水36小时也均可去除80%左右。   (3)硝氮:无论表层水还是底层水,硝氮的降幅与细菌的添加量成正相关,表现为5L>3L>1L,葡萄糖的添加能加大降幅。对于表层水,只加细菌,66小时后下降率分别为39.6%、50.2%、59.6%;同时添加葡萄糖下降率分别53.4%、62.6%、73.9%;对于底层水,只加细菌,66小时后下降率分别为29.6%、42.2%、58.4%;同时添加葡萄糖下降率分别47.2%、59.6%、62.9%。   (4)总氮去除:无论表层水还是底层水,细菌的添加都可以引起总氮的显著下降,且降幅与细菌添加量成正相关,葡萄糖的添加会加大降幅。对于表层水,只添加细菌,66小时后,与起始总氮浓度比较,1L、3L、5L的细菌添加量,总氮下降率分别为21.99%、31.25%、33.45%。同时添加葡萄糖,1L、3L、5L的细菌添加量可导致总氮分别下降30.9%、39.0%、41.3%。对于底层水,只添加细菌,66小时后,与起始总氮浓度比较,1L、3L、5L的细菌添加量,总氮下降率分别为26.8%、33.7%、40.9%。同时添加葡萄糖,1L、3L、5L的细菌添加量,总氮下降率分别为30.42%、39.4%、45.6%。   (5)实验菌株LZ30①对氨氮去除较缓。氨氮下降幅度与添加量成正相关,下降幅度总体表现为5L>3L>1L。只添加细菌,与对照相比,66小时后表层水氨氮下降率分别为23.5%、53.1%、56.8%;底层水氨氮下降率分别为20%、28.1%、37.7%。同时添加细菌和葡萄糖,氨氮下降更快:与对照相比,66小时后表层水氨氮下降率为28.4%、52.5%、69%;底层水氨氮下降率分别为21.3%、38.8%、53.2%。   (6)细菌的添加会促进有机物中氨氮和磷酸盐的释放,但随后氨氮能够有效降低,磷酸盐量与释放量及藻类吸收有关,其波动较复杂。   综合其耐氧能力与脱氮能力来看,此株好氧反硝化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水稻珍汕97/9311//9311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每个家系分别与珍汕97A杂交,配制成以雄性不育细胞质为背景的测交F_1群体,定位控制结实率、柱头外露率、每穗颖花数、抽穗期、株高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并选育以9311为主要遗传背景的优良三系不育系。测交F_1群体的自然结实率定位了5个QTL,分别位于1、5、8、11、11号染色体上,其中1号染色体RM151-RM8083位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