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言小说报应题材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pvi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恶报应思想不仅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也深深影响着文学创作。先秦时代,史传文学中就已经出现了报应故事。六朝时随着佛教因果报应说的传入更是产生了专为佛教张本的果报小说。唐代小说中的报应题材承继六朝余绪,虽有变化,但仍以宣扬佛教思想的故事居多。到了宋代,报应题材在内容和思想上较前代皆有进步,更多地表现世俗生活,传达民众意识,对明清时期的报应小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宋代文言小说中的报应题材是小说发展链条上不容忽视的一环。本文第一章分别梳理了传统报应观、道教“承负说”和印度佛教果报观,及佛教果报观在与中土报应观融合中形成的中国佛教果报观。通过报应观念的梳理可以明确影响宋人思维的报应观念是三种报应观念的融合。第二章探讨了报应题材在宋代盛行的原因。宋代文言小说的报应题材在继承前代故事类型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开拓;宋代社会伦理重建的需要影响了小说创作者对于小说劝惩功能的重视,从而影响了报应题材的大量创作;创作主体的扩大使得报应故事大量增多;宋代社会影响下的民众心理和审美倾向进一步促进着报应题材的创作。报应题材的盛行与定型和宋代社会文化的转型密切相关。第三章通过对报应故事的分析,从孝悌之道、夫妇之伦、义利观念、官场现形及宗教劝惩五方面来探究宋代报应题材所呈现的宋人思想,及在宋人思想背后所体现的社会现象,并从思想内容中发现了报应题材的变化与发展。第四章分析宋代文言小说报应题材在叙事艺术上具有的虚构与实录的矛盾统一、对比手法的运用、多重叙事视角的选择的特点。这些叙事特点共同反映了宋代文言小说报应题材叙事伦理化的倾向。
其他文献
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万果花牛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普+市场”的模式,集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引进推广应用为一体,打造了花生产、供、销一条龙的连锁服
目前,水力压裂技术广泛应用于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增产改造,在提高油气井产量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常规水力压裂技术需要从地面泵注固体支撑剂进入储层,支撑剂通常以“砂堤”的
近年来,山东省招远市立足供销合作社系统自身实际,突出关键环节,不断加大推进网络工作的力度,在全省率先构建了以日用品、农资和农产品为重点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为繁荣招远
在当前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摆在突出位置.循环经济建设将更加走向深入。通过对“城市矿产”的开发利用,能有效地缓解资源瓶颈对繁荣经济发展的柬缚
本文选择的池莉和梁贵子是中韩两国代表性的女性作家,两人都曾在1980-90年代发表了大量作品并在文学界引起轰动,本论文以二者在1980-90年代发表的都市小说为研究对象,对两位
数学表征与转换能力是学生数学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这一能力在国际数学课程研究中备受关注,并且在我国数学课标中也越发受到重视。大量的科学研究结果均表明数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