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铂等贵金属用量的日益增长,高效开采及回收金、铂等贵金属成为研究的热门。季铵盐/季鳞盐是新兴的具有高萃取效率、高选择性萃取剂,本论文将它们与不同的阴离子——油酸根([OLA]-)和二(2-乙基己基)磷酸根([DEHP]-)组合,合成一系列季铵盐/季鏻盐-[OLA]/[DEHP]型离子液体,构筑高效、绿色的液-液萃取体系,用于盐酸介质中金、铂的萃取分离研究,具体工作通过三个实验体系详细展开。第一个体系中,我们合成了季鏻盐-油酸型离子液体([P4444][OLA]),探究该离子液体在盐酸介质中对AuCl4-的萃取行为和萃取机理,包括萃取剂浓度、萃取剂饱和萃取容量、水相酸度、水相盐度等萃取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培养萃合物单晶并对其进行XRD分析,通过萃合物晶体提供的精确几何结构,借助密度泛函理论开展约化密度梯度(RDG)研究和静电势填色图的绘制,获得萃合物分子内部的氢键、范德华力分布图,在分子层面对萃取机理加以解释。最后,四种反萃取剂萃取效果进行比较,筛选出硫脲/盐酸体系、硫代硫酸钠体系作为负载有机相中金的反萃剂。第二个体系合成了五种季铵盐型离子液体,分别是对称碳链型:四丁基季铵盐-油酸[N4444][OLA],四己基季铵盐-油酸[N6666][OLA],四辛基季铵盐-油酸[N8888][OLA];非对称碳链型:十二烷基三甲基季铵盐-油酸[N12111][OLA],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油酸[N16111][OLA]。通过萃取率比较,筛选出萃取效果最好的四辛基季铵盐-油酸[N8888][OLA],用于金、铂的萃取和分离研究,对盐酸浓度、氯化钠浓度、温度等条件进行优化,并结合等摩尔连续变化法、离子液体与萃合物核磁谱图比对、电荷密度分析三种手段共同解释了萃取金、铂的萃取机理。最后,在反萃环节,通过金、铂两种萃合物的可还原性差异,用硫脲为反萃剂实现金、铂有效分离。第三个体系将二(2-乙基己基)磷酸根作为阴离子,通过一步法合成双功能季鳞盐离子液体[P4444][DEHP],实现在不同酸度环境下对金、锂的萃取。首先,探究了离子液体浓度、盐酸和氯化钠浓度对萃取金的影响,并通过等摩尔连续变化法、离子液体与萃合物红外谱图比对,证明该离子液体与AuCl4发生阴离子交换反应。进而开展了[P4444][DEHP]萃取锂的研究,包括萃取剂浓度、萃取剂饱和负载量、水相酸度、相比及温度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在合适萃取条件下,该离子液体可实现最高90.36%的锂萃取率。综上,通过以上三个体系的工作,我们系统地研究了季鏻盐/季铵盐-[OLA]/[DEHP]型离子液体对盐酸介质中金、铂的萃取行为及萃取机理,实现被萃物的高效萃取和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