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玉岐唢呐艺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en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我国著名的唢呐演奏家郝玉岐唢呐艺术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对中国的民族音乐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第一部分主要是论述郝玉岐艺术经历,从郝玉岐唢呐艺术成长时期到成熟期的转变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郝玉岐作为一名唢呐演奏家,其艺术个性更多地体现在他的舞台表演和唢呐演奏之中。郝玉岐先生在近60年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演奏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郝派演奏风格,他所创造的“碎吐”、“擞音”、“手托”、“高音孔”、“指打音”、“嘴角排气”等唢呐技法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纯、灵、美的音色特点对后世演奏家们产生了极大的典范效应。第二部分是对郝玉岐唢呐吹奏的代表曲目及演奏技巧的分析,认为郝玉岐唢呐吹奏曲的创作不但丰富了唢呐曲库,也丰富了他的演奏技巧。使得郝玉岐先生唢呐演奏更加优美深情,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第三部分是对郝玉岐唢呐艺术特点及贡献进行总结归纳,认为作为河南唢呐流派的代表人物,郝玉岐先生在唢呐音乐创作以及“唢呐吹腔”上的创新丰富了该流派的演奏艺术。他大胆地对唢呐的演奏、创作进行探索和创新,赋予唢呐艺术新的内涵,为唢呐艺术乃至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突出的、应有的贡献。这些贡献深深体现了老一辈的民族音乐工作者对民族音乐事业的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从而构成了郝玉岐唢呐艺术的灵魂。作为文化使者,郝玉岐为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郝玉岐把优秀的民族音乐艺术传播到全国各地,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他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为后来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创作出了一曲曲发自肺腑的经典之作奠定了基础。总之,对郝玉岐先生唢呐艺术的研究,除了是对郝玉岐先生艺术经历、代表曲目与创作曲目演奏分析的总结之外,还是对唢呐演奏艺术以及作品创作艺术的审视。笔者认为随着人们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对唢呐演奏家、教育家的了解将会越来越受重视,该类型的论题也会随之受到更多的关注。
其他文献
针对含卤阻燃材料的危害及其使用限制,介绍了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插层结构无卤阻燃材料的研究现状。该插层结构无卤阻燃材料基于层板组成的可调变性以及层间阴离子的可交换性,
目的探讨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采取临床对照研究方法,选入6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强迫症诊断标准,且至少服用
梁启超的新民思想是系统化的国民重塑理论,不仅包括个人发展的方方面面,也包括个人与国家和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塑造作为社会主体的每一个人的自觉自为进而达到全社会全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完善,使我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联系更加紧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碰撞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当代大学生作为对多元文化反应最为敏感的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第一个上升时期,在统治者的领导下,汉王朝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为汉代艺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尤其是为汉代车马图像发展带来良好的社会条件。
Far From the Tree:Parents, Children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中文译名《离树很远:父母、子女与身份寻求》,简称《离树很远》)是美国作家安德鲁·所罗门(Andrew Solomo
《南宋院画录》具有重要的画史意义,是研究南宋绘画的重要资料。本文从《南宋院画录》的具体内容和版本出发,考察其版本系统及其优劣,并指出内容中的若干讹误,以期为后续研究
核酸适配体是一种能识别目标物质并与之结合的单链DNA或者RNA,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纸上纳米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中。本文从核酸适配体出发,在综述其特点及筛选原理的基础上,结合
进入新世纪不久,我国频频出现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这种由电力短缺引发的一连串能源紧缺的状况给国家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
<正>书画艺术专业期刊中国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www.shuhuashijie.com (遴选)数据全文收录全文收录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2019年度征订火热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