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至民国时期新疆的罂粟种植和鸦片贩运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中国鸦片泛滥,罂粟种植、鸦片生产和鸦片贩运的现象较为普遍,成为当时中国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新疆虽地处国家边陲,同样未能避免鸦片流毒的侵蚀。鸦片在新疆的泛滥对当时新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学术界对于清末至民国时期新疆鸦片问题的研究多仅限于禁毒方面,强调鸦片对于近代新疆社会的巨大危害,对于该时期新疆罂粟种植和鸦片贩运的研究成果很少。实际上,无论是清末还是民国时期新疆政府对于鸦片的弛禁时期要远长于严禁时期,如果仅仅重视短时间的禁烟,而忽视对更长时期罂粟种植和鸦片贸易的研究,则难以真正认识清末至民国时期新疆的鸦片问题,更无法了解鸦片存在于该时期新疆社会的客观必然性。从这一角度讲,本文的研究还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的第一个部分是绪论,第二三部的研究依照时间顺序划分为清末和民国两个时间段,分别研究两个时期内新疆的罂粟种植区域的发展变化、各产区土药产量的变化趋势、洋药来源的变化、鸦片贸易路线的发展变化和政府在“严禁”、“弛禁”时期对罂粟种植和鸦片贩运的管理,并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主要讨论鸦片对清末至民国时期新疆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研究范围的界定、相关学术研究综述、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等。第二部分,对清末新疆罂粟种植和鸦片贩运的发展变化做了复原和分析,总结得出,由于清末新疆禁烟重点是针对“洋药”的禁贩,因此该时期新疆的罂粟种植区域不仅仅限于奇台、绥来、昌吉等旧有的鸦片产区。至光绪末年,北疆伊犁、塔城等地也已经成为产烟大区,南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和缠回宗教信仰禁忌等原因,罂粟种植没有较大的发展。洋药在道光年间的禁烟中受到一定的影响,然而短暂的禁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和清政府弛禁鸦片的政策而失败。英属印度和中亚地区是该时期新疆洋药的主要来源,洋药在新疆的贩运路线大致为沿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商道,进入北疆迪化后,贩运入内地。道光禁烟之后,政府开始对鸦片贩运进行有效管理,以保证其税收对于新疆军政开支的补贴,这也使得清末新疆罂粟种植和鸦片贸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第三部分,民国时期新疆罂粟种植区域的变化较大,杨增新政府的以“禁种”为重点的禁烟运动,导致以迪化为中心的准噶尔盆地南缘旧有的罂粟种植区基本实现禁种。此外,该时期频繁的战乱使得上述区域的罂粟种植难以得到持续的发展。而伊犁、塔城、阿山等地由于地处边疆,战乱较少,因此三地成为该时期北疆罂粟种植的主要区域,内地人入疆贸易路线的转移更加促进了这些地区罂粟种植和鸦片贸易的发展。民国时期新疆鸦片贩运路线的变化不大,不过洋药的主要来源变为俄国和中亚地区。对该时期华民大规模赴俄种烟事件进行一定的复原,并分析其产生原因。此外,由于该时期鸦片税收对于新疆军政运行和商业贸易的巨大作用,政府对于鸦片基本持“弛禁”的态度。第四部分,探讨鸦片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新疆社会泛滥的客观必然性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包括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其他文献
研究一维单一原料下料问题,将最优化模型和EPFF算法相结合,建立了混合型模型,即先采用EPFF算法得到下料方式阵,再将其代入线性规划模型中,加上了加工时间以及最大加工能力的限制;最
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体现了语文教学工作以育人为本的目标理念。作为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有效渗
对中等半径比同心旋转圆柱间Couette-Taylor-Poiseu ille流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以获得流场的更多信息。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依次再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期刊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日益发展,“邻避效应”所引发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建设大型工业设施需要面对的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变“邻避”为“邻喜”,需要政府、企业与公众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