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结肠透析干预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tx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中药结肠透析干预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药结肠透析防治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机制和临床应用。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规律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按照中药结肠透析频率分成高频组、低频组、对照组,高频组为6个月结肠透析≥30次,低频组为6个月10次<结透<30次,对照组为非结透患者。三组治疗6个月,随访至12月。分别于入组前、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检测血红蛋白(HGB)、血浆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血钾(K)、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iPTH)、总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清除分数(Kt/V);评价主观综合营养评估表(SGA)、肠功能评分(GSRS)及中医证候积分等,并对患者腹膜炎发生率、漂管率及转归情况进行随访,以评价中药结肠透析干预腹膜透析并发症的疗效。
  结果:
  1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12人,其中结肠透析高频组30人,结肠透析低频组33人,对照组49人。三组间患者在性别、年龄、透析时间(月)、BMI、原发病及腹膜转运类型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营养指标比较:治疗12月后三组HGB及ALB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高频组HGB及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月、治疗12月后,三组SGA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6个月时,高频组SGA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两个结肠透析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后,高频组SG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低频组SG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所下降(P<0.05),两个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肾功能比较:治疗12月后三组BUN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经两两比较,高频组BUN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低频组BUN水平也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与高频组、对照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治疗12月后三组Cr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电解质及iPTH比较:治疗12月后三组血P有明显差异(P<0.05),高频组血P水平保持平稳,对照组血P水平明显高于高频组(P<0.05),低频组和对照组血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Ca及血K水平,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后,三组iPTH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明显(P<0.05),但高频组iPTH上升较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5透析充分性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总Ccr、Kt/V指标比较虽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高频组Kt/V指标较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均有改善趋势,低频组Kt/V保持较平稳,对照组治疗后Kt/V指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6肠功能评分:治疗6月后高频及低频组GSR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后,高频组GSRS评分改善较治疗前明显(P<0.01);组间比较,高频组、低频组两组GSR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高频、低频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7中医证候积分:随着治疗时间推移三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1);高频组、低频组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均下降明显(P<0.01),两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三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校正后,高频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
  8腹膜炎及漂管发生率:将两个结肠透析治疗组合并为同一治疗组,随访1年发现治疗组腹膜炎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腹膜炎发生率为30.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漂管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9随访1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3.88%,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存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技术存活率分别为96.83%和91.84%,两组患者技术存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中药结肠透析辅助治疗可以改善腹膜透析患者临床症状及营养不良情况,纠正肠功能障碍,有助于降低血尿素氮、血磷及控制iPTH水平。同时,结肠透析干预治疗可以维持腹透患者透析充分性。随访结果显示中药结肠透析干预能有效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提高腹透患者生存率。
其他文献
该文采用溶胶-凝胶法、柠檬酸盐络合法和醇-水法制备了BaO-TiO-LnO(BTL)、BaO-TiO-NdO(BTN)和CaO-ZrO系纳米陶瓷粉末,用XRD、IR和TEM等手段对粉体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别采用干压和等静压工艺将粉体成型,进行常压烧结,测得介电性能,与固相法所得结果先进了比较,探讨了不同制备方法的微观反应机理,以及不同的制备方法对粉体形貌和烧结活性的影响.
该论文主要由无机钛盐均匀沉积在304#不锈钢网上制备TiO丝网薄膜电极,主要工作如下:1.利用辉弧溅射法,对不锈钢网进行渗钛,除丝网交叉处,基本上能在丝网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钛层.2.在HSO介质中,有硫酸氧钛-尿素均-沉积法,以渗过钛和未渗过钛的不锈钢网为基体制备TiO丝网薄膜电极,并进行活性测试,即在中心光源圆柱反应器中光催化降解苯酚,结果表明两种薄膜的催化效果基本一致.渗钛仅起到防腐蚀(H
学位
该文是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等离子体裂解反装置和与之相配套的气相色谱分析系统,以保德煤为原料,考察了进化率、载气流量、输入功率(比能耗)、淬冷等操作条件对煤的转化率、乙炔浓度、乙炔电耗以及选择性的影响.此外,还运用XRD,FTIR,自动吸附仪对积碳和残渣的结构进行了考察;对等离子体热解前后试样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数据进行了比较;并用TG对积碳和残渣的CO气化反应性进行了研究,对积碳的
学位
四川盆地赤水~綦江地区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地层是川东南地区多年来主要勘探的层位,先后发现并开发了旺隆、太和、宝元三个海相气田。但嘉二1~嘉一碳酸盐岩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单层厚度薄(一般有效厚度为1~5m)、横向非均质性强的特征,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预测工作难度大。因此,在储层预测时,单独采用地质方法很难对该薄储层进行系统描述和有效预测,必须把地质与地震勘探有效结合起来,综合分析研究,才能达到更
学位
目的:通过对比孙氏腹针联合电针与常规针刺两种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本病提供更佳的方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治疗组采用孙氏腹针联合电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均每周治疗六天,休息一天,一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四个疗程。通过 TCMSSS、FS-14、PSQI、SAS、SDS,在治疗后 2 周、4 周对两种疗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
学位
目的:  通过研究Wnt信号通路上相关因子在脑梗死发生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规律,从促进神经发生的角度深入探讨电针治疗脑梗死的分子机制。  方法:  280只5~6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空白组,前三组每组90只并按照术后1h、3h、6h、9h、12h、24h、3d、7d、12d各分为9个观测时相组,空白组10只。电针组通过改良的Longa法建立永久性MCA
学位
目的:系统评价益肾通络中药治疗膜性肾病(Membranousnephropathy,MN)的有效性、安全性,分析益肾通络法治疗MN的用药规律,为益肾通络法治疗MN提供临床依据。并通过实验研究,观察自拟组方益肾通络方对MN大鼠的干预作用,以及对iRhom2/ADAM17/EGFR和相关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益肾通络方治疗MN的可能机制,为益肾通络方治疗MN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第一部分Met
学位
目的:基于META分析评价中医五行音乐对患者焦虑抑郁及失眠的临床疗效;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辨证施乐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况、生活质量、肺通气状态、体重及运动能力的变化,评价COPD稳定期患者在中医辨证施乐疗法中的获益情况,探索传统中医养生理论参与慢病管理的新模式。  方法:  1查阅中国知网、PubMed等中外文数据库,获取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干预焦虑抑郁及失眠患者的相关文献
学位
目的:通过调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H型高血压病住院及门诊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其中医证型与相关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情况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总结其中医证型分布、危险因素及长期靶器官损害情况,以此进一步探讨H型高血压证型分布与相关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的规律,为其临床辨证分型规范化及防治措施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本研究自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共收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已确
学位
小儿腺样体肥大为儿科常见病,其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打鼾、喷嚏、呼吸困难、张口呼吸等。腺样体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儿童2~6岁时增生最显著,10~12岁左右逐渐萎缩,因此本病以学龄前儿童最为好发,据统计发病率为9.9%~29.9%,且以男性较多,几乎是女性的2倍。此病全年好发,尤以冬春季节多发。腺样体肥大最主要的危害是可导致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次可引发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等,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