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5高强铝合金/镀锌钢板冷金属过渡(CMT)熔钎焊组织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tai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能源和环境危机的加剧,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高强铝合金代替钢已经成为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途径之一,然而铁与铝较大的物理性质差异,以及铁与铝之间会形成脆性化物,直接影响着铝合金和钢的连接性能。本文通过采用AlSi5焊丝作为填充金属,采用CMT熔钎焊的方法,研究了焊丝在镀锌钢板上的润湿性,并对7075铝合金及镀锌钢板进行了CMT熔钎焊连接,且为了提高接头的性能,采取焊前预热,研究了熔钎焊接头的组织及性能。AlSi5焊丝在镀锌钢板上的润湿性优于在非镀锌钢,在镀锌钢板上,润湿角较小,铺展长度较大。在润湿界面生成Fe2Al5和Fe Al3化合物,且AlSi5焊丝在镀锌钢板上的润湿界面化合物层的厚度要远小于非镀锌钢板。随着热输入的增加,AlSi5焊丝在镀锌钢板上的润湿角减小,润湿长度增加,界面化合物层的厚度增加。采用AlSi5对7075铝合金及镀锌钢板进行CMT熔钎焊,发现焊缝表面成型良好,呈鱼鳞状。焊接接头可分为富锌区,焊缝区,热影响区,界面化合物区。富锌区为Al-Zn固溶体;焊缝区由α-Al固溶体和铝硅共晶组成;界面化合物区由靠近钢侧的Fe2Al5和靠近焊缝的Fe Al3相;热影响区的组织由于受热输入的影响也发生一定的变化。在对熔钎焊接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发现,热输入较小时,界面化合物层厚度较薄,润湿长度较小,断裂发生在界面化合物层。而随着热输入的增加,界面化合物层厚度增加到4-50μm,润湿长度也有所增加,断裂发生在热影响区的熔合区。热输入继续增加,界面化合物层的厚度增加到8-100μm左右,断裂发生在界面化合物区。对焊接接头的断口进行分析,断裂发生在熔合区的属于韧窝断裂,而在界面化合物区的断裂属于解理断裂。当送丝速度为5m/min,焊接速度为0.5m/min时,接头承受的最大载荷为8582N。对接头进行硬度分析发现焊缝中心的硬度约在60-90HV,热影响区的硬度约为140-160HV,热影响区软化区距熔合线的距离随着热输入的增加而增加。采用焊前预热的方式发现,预热可提高AlSi5对镀锌钢板的润湿性,降低润湿角,增加润湿长度和界面化合物层。当对铝/钢进行CMT熔钎焊时,预热能够增加润湿长度,减少润湿角,界面化合物层的厚度变化不明显。焊接过程的温度场进行有限元模拟,发现以焊缝为中心,靠近铝板侧温度梯度较大,靠近钢板侧温度梯度较小,焊接时的最高温度达到1110℃。富锌区前沿的温度为750℃,导致在富锌区的锌只是熔化,并没有完全蒸发,因此液态钎料的润湿部分是在液态的锌表面,部分是在钢的界面。对预热的温度场进行模拟发现,预热100℃下,富锌区相同位置的温度达到900℃左右,促使锌的熔化量增加,促进了钎料前沿进一步润湿铺展。界面化合物层的温度增加不明显,导致界面化合物层的厚度变化的不大。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设备的增加和用户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的不断提升,业界提出在传统宏蜂窝网络的基础上布置大量的低功率小覆盖的微基站、毫微基站和毫微微基站等,构建异构网络,增强接入与回程容量,提高系统吞吐量,改善用户服务体验。对于传统的内容获取类应用而言,用户需要从核心网服务器获取内容,时延较高,数据传数量大。移动边缘缓存技术则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案,将远端服务器的热点内容放置于基站等接入点中,拉
3月8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和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全区各级组织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近出台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的实
本文探究木刻版画教学在伍家岗小学中的实践研究,笔者作为伍家岗小学的美术教师,将创新型木刻版画课程作为伍家岗小学的美术实验研究基地,文章围绕三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
人致荷载的测定是研究人致振动舒适度的基础,由行走行为产生的步行力是一种典型的人致荷载,是引发人致结构振动舒适度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楼面和楼梯上行走的人致结构振动问题,本文采用无线加速度传感系统测定步行力,开展了关于人步行及上下楼梯荷载的试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无线加速度传感系统测定楼面行走的步行力。介绍了试验的准备工作、操作过程和试验期间的注意事项。试验共测定了16名测试者在1
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中,定制化CPU和硬件、按需协同软硬件设计,能极大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效率和安全性。但定制化CPU如果缺少配套编译器的支持,就无法执行应用程序,即新芯无“魂”。因此如何快速地为其开发编译器,从而打通软硬件设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多数与编译器相关的研究多集中在优化上,但在为特定目标生成代码的后端领域,缺乏广泛地研究和应有的重视。因此,本课题对编译器后端移植技术进
为了应对IP地址封锁和DNS沉洞,现代僵尸网络开始使用域名生成算法(DGA)来动态生成恶意域名,作为感染主机和控制者通信的集合点。对恶意域名进行检测能及时发现感染主机,保障用户上网安全,同时也有助于僵尸网络的追踪和溯源。现有的恶意域名检测方法仍然存在两点问题,一是无法有效检测基于单词表的DGA生成的恶意域名,二是检测模型可能会被对抗样本欺骗,模型的鲁棒性有待进一步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
我国基于多年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提出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道路。城市群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载体。因此,城市群“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成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实现我国“新四化”发展战略的依托。关中平原城市群是西部有着“新四化”耦合协同发展巨大潜力的城市群,其耦合协同发展的推进是区域的经济需求,也是减小东西部差异化,完善我国“新四化”战略的需要。但目前来看,探索关中平
长时间相参积累技术通过增加积累时间可以有效提高雷达探测能力和参数估计精度,被广泛应用于雷达目标探测领域。然而,由于目标的高速和高机动性造成回波信号在相参积累过程中产生距离走动和多普勒频率走动(扩展),导致雷达的相参积累性能严重下降。为得到更好的目标积累性能和参数估计精度,需要消除回波信号中速度和加速度对距离走动以及多普勒频率走动造成的影响。本文研究了高速运动目标的相参积累技术,针对匀速运动和匀加速
近年来三维扫描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点云数据的获取变得方便快捷。由于点云具有物体深度信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使用点云进行物体识别。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研究后,论文对固定、非固定场景分别提出两种识别算法,针对点云滤波、法线计算、关键点提取、特征描述、特征匹配等多方面提出改进,通过与常用识别算法进行大量对比实验验证本文识别算法的准确性、鲁棒性。论文首先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常见应用,详
氮化物荧光粉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白光LED红光部分光强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器件的显色指数,在半导体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传统高温固相法合成氮化物荧光粉,需要价格高昂的氮化物原料和复杂的无水、无氧操作流程以及高温、高压合成条件。碳热还原氮化法以低成本的氧化物为原料,可以在大气环境中操作且合成温度相对较低,在制备合成氮化物荧光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保证氧化物原料被充分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