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体偏见”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时代,科幻小说称得上是文学中的"灰姑娘"。这一文体一直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歧视与贬低。与此同时,热衷科幻的学人面对人们对科幻小说投来的冷眼时,亦不曾停止为它辩护。可这样的一套辩护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只因大家一味地在科幻小说身上找原因,而鲜有涉及到文体偏见本身。本文试图为科幻小说辩护,不过尝试换一条思路,将关注点从科幻小说转移到人们对科幻小说之阅读过程上来。即把探讨作品价值问题,转变成文学阅读问题,以寻出文体偏见的根源。英国学者C.S.路易斯提出过一对概念来描述阅读文学作品的两种方式:"使用"与"接受"。前者是以自我为中心、为我所用的阅读方式,后者是以文本为中心、开放接纳的阅读方式。本文以这一理论为根基,试图证明:文体偏见正源于前者,文学使用。不仅如此,持这种态度阅读文学,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文体偏见,其实不过是这一灾难的一个症候。本文历数三种文学使用的方式:"小说中心化"、"文学事业化"和"人文科研"。这三种文学使用,相互交织,不着痕迹地将科幻小说推向偏见的深渊。不仅是科幻小说,还有无数文学作品在现代社会正遭受着范围更广、程度愈深的偏见,其根源便是现代人前所未有的"文学使用"。而文学使用背后,是现代人阅读伦理的缺失。伦理的缺失不仅造成了文学价值的掩埋,其恶果可能更甚于文体偏见。
其他文献
十几年前的一个中午,A村村民靳某像往常一样,在自己的家中做饭,灶火烧得很旺,灶台上正蒸着土豆。感觉到情况不对时,靳某立马往屋外跑,她刚一跑出来,房子、灶台连带正在蒸的土豆一齐
报纸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的特征,近年来在临床教学方面获得了极大的关注;通过联合虚拟现实技术+互联网的优势和特点,对比传统教学模式,进一步改进传统泌尿外科医学教育中存在的缺陷,提高教学质量并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本文探究VR技术作为临床技能教学补充的可行性。文中对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应用进行初步的探讨,利用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在泌尿
大河乌猪是以富源优良地方猪种乌金猪(大河猪)和引进优质瘦肉型猪种杜洛克为育种素材,经过9年6个世代的持续选育、扩群、推广而育成.大河乌猪体质结实、体形匀称,具有耐粗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