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王新志教授运用通腑法治疗脑病应用探析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tal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脑病涵盖了现代医学中神经系统及精神心理疾病两大范畴,近年各类脑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脑与肠腑在生理、病理方面均有紧密联系,二者相互沟通,互为影响,中医学整体观念运用于该类疾病的治疗中则产生了“脑肠共治”的治疗方法。王新志教授为岐黄学者、国家二级教授,在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40余载中,对“脑肠共治”的运用有深刻地体会见解,特别是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合理有效应用通腑法治疗脑病是其学术观点的精华部分。作者有幸侍诊于王教授,倾听教诲,研学王教授学术著作及论文等,总结其运用通腑法治疗脑病的学术经验,同时收集王教授门诊治疗脑病兼病便秘患者的有效医案,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探析用药规律、总结辨治特色。本文旨在总结王教授“治未病”思想指导下运用通腑法治疗脑病学术经验,发掘用药组方规律,以期提供参考借鉴。第一部分对王新志教授“治未病”思想指导下运用通腑法治疗脑病学术观点进行总结。王教授的学术观点在辨证阶段体现于,结合脑病病理特点,以阴阳辨腑实证,通过辨气机参病理因素,防治并重,动态整体辨证;治疗阶段体现于,未病先防,主张调肝以疏气机,预防腑实证的形成;已病防变,结合脑病病机特点,主要采用化痰通腑法、通腑泄热法、温阳通腑法、滋阴通腑法及通腑开窍法5种治法进行论治,“中病即止”,贯穿顾护正气于治疗全程,正气未虚者防药耗伤,正气已衰者予补脾胃、固肾元谨养正气。王教授结合现代临床实际,提出因“通腑”过度致大便随排气漏出的通腑坏证“气利”新释义,以《金匮要略》原方诃黎勒散治之,疗效确切。第二部分对王新志教授治疗脑病兼病便秘患者的处方进行分析。收集有效医案115个,其中不寐88例,中风病25例,颤证2例,包含204首处方。统计结果显示,共使用中药244味,依据功效作用可概为祛邪实、调气血及和脏腑3大类。辨治疾病重视气机调肝、标本同治、攻补兼施及重视顾护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同调疏达肝气及中焦脾胃气机,合祛痰、化瘀、利湿、解毒、泻火等祛邪类药物使邪出有路,培固中焦脾胃以护“气血生化之源”。善用柴胡、黄芩、炙甘草取小柴胡汤意加减组方,调和气机,中焦安守。对非急危重症患者采取“缓则治本”,治疗脑病原发病同时配伍润下类药物麻子仁,急危重症患者则“急则治标”,予生大黄后下以峻下通腑的治疗方法,同时谨守“中病即止”“保阴液”“防坏病”的治疗原则,“以平为期”。
其他文献
含油污泥是石油勘探、开采、炼制、加工、储存、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之一,一般是由水油砂三相组成的一种十分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回收含油污泥中的原油将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油水砂三相机械离心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污染小、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油泥资源化处理工业化应用。含油污泥处理等油水砂三相分离过程中存在着料液性质复杂各相浓度大不相同等特点,传统式三相卧螺离心机在使用过程中,其油水分
学位
可再生电能电解水制“绿氢”,结合氢燃料电池发电,是实现化石能源替代的一条重要的技术路线。然而,其中涉及的多个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缓慢,需要使用大量的Pt基电催化剂加速反应,但贵金属Pt价格昂贵、资源有限,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因此,研究高性能的Pt基电催化剂迫在眉睫。本论文通过将Pt基电催化剂与非贵金属电催化剂(Non-precious metal electrocatalyst,NPME)复合及调控P
学位
“乐感文化”是李泽厚在同“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相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中国人内在“文化——心理结构”和中国文化特征的定性,更是对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古典美学基本特征的集中概括和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精审总结。可以说,“乐感文化”是李泽厚多年对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的提出为我们解读先秦礼乐文化提供了一把钥匙,也为我们重新审视先秦儒家的审美特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本文在李泽厚所提的“乐
学位
以钛硅沸石TS-1为催化剂的丙烯-H2O2液相环氧化生产环氧丙烷(PO)技术是近年来实现工业化的一种环境友好PO生产新工艺(HPPO)。然而,目前HPPO工艺还存在着循环甲醇溶剂的微量杂质种类多,对TS-1环氧化催化剂性能影响大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国内外文献中报道过与该问题有关的研究工作。为此,本文开展了以下系统性研究工作,并得到了有重要价值的结果:(1)借助于气-质联用(GC
学位
团簇是介于宏观固体与微观原子、分子间的物质结构新层次,具有依赖于尺寸的奇异物理化学特性,在物理学、材料科学、催化化学、大气和环境科学等方面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团簇已经发展成为学术研究界的热门领域。团簇科学的基本问题为确定团簇几何、电子结构随尺寸的演变规律,但由于实验上直接确定气相团簇结构较为困难,一般需要借助理论计算对比实验测得的电子性质来得到团簇基态结构。随着团簇科学的发展
学位
结构拓扑优化作为设计高强度、高比刚度、高性能结构的有效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结构设计领域,是高端工业制造与工程设计创新发展的支柱,更是国防工业装备更新换代的关键支撑技术。结构拓扑优化领域在学术界也吸引了大批学者持续开展研究,并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拓扑优化算法。然而目前大多数拓扑优化方法获得的优化结果往往过多地依赖于结构的初始设计。为了避免不利初始设计对优化结果的影响,通常的办法是选择构型更为复杂或更
学位
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EMFC)是一种高效清洁的发电装置,聚焦国家双碳目标的重大需要,提升其核心部件阴离子交换膜(AEM)的性能尤为重要。商业化聚苯并咪唑(PBI)不仅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与碱稳定性,而且其苯并咪唑结构单元中含有N-H活泼氢功能位点,可以通过碱功能化与接枝季铵化制备PBI基阴离子交换膜。但与聚芳醚、无氧主链等常用聚合物相比,PBI基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传导性能普遍较差,其原因和解决策
学位
CO2加氢制甲醇技术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制备的甲醇可进一步转化为低碳烃、低碳混合醇、芳烃、汽油等高附加值化学品。铜基催化剂在甲醇合成中因催化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而被广泛研究。铜基催化剂的甲醇催化活性与其金属Cu表面积以及Cu与载体相互作用关系密切。采用传统法制备的铜基催化剂存在暴露的Cu表面少、Cu与载体相互作用弱的问题,在CO2加氢制甲醇反应中具有较低的甲醇收率。金属配合物因其具有
学位
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及其蜂窝夹层复合材料是飞机结构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其力学性能的薄弱环节在于界面。在外荷载作用下,界面应力较大的部位容易引起层间分层或胶层脱粘,导致裂纹扩展和结构早期失效。在本文研究中,充分考虑了分层扩展过程中邻近铺层的纤维方向和裂纹尖端的纤维搭桥行为的影响,系统研究了碳纤维/树脂体系的细观界面脱粘、两相复合材料界面断裂和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利用测试方法和断裂力学
学位
薄壁管件因具有不可逆能量转换、轻质、比能量吸收高、低成本易安装等特点,被大规模应用于运载工具中不可或缺的碰撞吸能装置。目前,薄壁管件的能量吸收性能已被广泛研究,其中最常见的薄壁管件为传统管件。但传统管件初始峰值力过大,平均力较小,被认为是一类低效的能量吸收装置。为提高结构的能量吸收性能,众多学者在传统管件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结构设计与材料设计。结构设计以降低初始刚度或增加结构塑性变形为目标开展,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