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者认知功能异常的脑机制: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ter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哮喘患者存在多种认知功能损害.本研究通过比较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认知功能、脑白质(white matter,WM)完整性差异,分析哮喘患者认知功能及脑白质完整性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哮喘患者认知功能潜在的神经机制.  方法:本研究纳入37名哮喘患者与31名匹配良好健康对照者,对两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收集、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成套神经心理测试量表评估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模态磁共振扫描.成套神经心理测试量表用于评估受试者的认知功能,包括情景记忆、注意力、语言能力、执行功能和视觉空间处理能力.使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哮喘组和对照组的认知功能差异,使用基于体素空间统计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比较两组受试者全脑白质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差异.对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的脑区和认知功能进行相关分析以探讨哮喘认知功能和脑白质损害的关系.对ACT、哮喘病程与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的脑区和认知功能分别进行相关分析以探讨临床变量对认知功能和脑白质的影响.  结果: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波士顿命名测试得分(boston naming test,BNT)、语义相似性测试得分和听觉词语学习测试(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AVLT)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患者语言能力、执行功能和视觉空间处理功能受损.与对照组相比,哮喘患者脑区存在广泛的FA下降,尤其是胼胝体额部、上纵束额上回部(superior frontal gyrus part of sup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us,SLF-SFG)、上纵束额下回部(inferior frontal gyruspart of sup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us,SLF-IFG)、上纵束颞下回部(inferior temporal gyrus part of sup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us,SLF-ITG)、上纵束顶叶部(parietal lobe part of sup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us,SLF-PL)、额枕下束中部(middle part of inferior fronto-occipital fasciculus,IFOF-M)、扣带束后部和下部,提示哮喘患者大脑存在广泛的白质损害.执行功能与左侧胼胝体枕部、左侧扣带束、右侧钩状束、右侧下纵束(inf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us,ILF)FA显著正相关(r=0.386,P=0.015;r=0.393,P=0.016;r=0.471,P=0.003;r=0.351,P=0.033).两组具有显著差异的脑区平均FA与哮喘病程和ACT得分显著正相关(r=0.826,P<0.001;r=0.787,P<0.001).  结论:哮喘患者存在多种认知障碍和广泛白质完整性破坏,其中执行功能与白质异常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旨在观察体外循环中VSD患儿的异丙酚药代学变化,来揭示异丙酚在体外循环中的代谢特征,为小儿TCT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依据。结果:共有40例病人完成实验,有520只有效血浆标本
目的 角膜新生血管(CNV)在角膜疾病中较为常见,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新生血管化的角膜,改变了角膜正常结构,对其进行移植更易出现免疫排斥反应。Kringle1-5(K1-5)蛋白作为
本研究利用99Tcm-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G-MPI)这一无创性的显像方式,首先通过系统评价门控采集所获得的各种门控信息如室壁增厚、心室功能和容积等在冠心病诊断、伪影鉴别、
本研究的具体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创建颈脊髓三维有限元模型。第二部分是中央型颈脊髓损伤的有限元分析。  第一部分首先是颈膨大的三维重建,建立半个脊髓的几何模型
目的 通过超声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探讨各指标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病变中的早期诊断价值及
本研究主要以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了11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麻醉;并前瞻性地研究了黄疸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以及药效动力学。 研究结果表明:①黄疸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明显不稳定;②国人丙泊酚药代动力学绝大部分适合于三室模型,小部分最适合用二室模型来描述。梗阻性黄疸对丙泊酚的半衰期、清除率、以及房室间消除速率常数都没有显著影响(P>0.05)。③黄疸病人和非黄疸病人丙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