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习得是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通过研究学习者的词汇产出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促进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对于第二语言产出词汇习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书面语产出,对口语产出中的词汇发展情况的研究较少,且以共时研究为主,历时研究较少。本文选取了初级阶段的13名意大利汉语学习者,定期跟踪收集了受试3个月内45人次的口语产出语料,转写出共计125.5分钟、6065个词的文本,接着对语料文本进行了6层量化处理,结合对于受试的观察和回溯性访谈,从口语词汇的流利性、多样性、复杂性和准确性四个维度对受试的口语词汇能力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此外,本文还基于微变化研究方法对于受试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进一步深入分析,以揭示学习者词汇能力发展的具体阶段特征和细节变化特点。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了目的语环境下3个月的学习,学习者口语词汇产出的流利性、复杂性和准确性都显著提高,多样性没有显著变化。这四个维度发展的具体情况为:1、在初级阶段,词汇提取困难是造成学习者语言产出不流利的主要原因,流利性的发展伴随着学习者词汇知识的深化和表达策略的进步;2、词汇多样性变化很不稳定,主要受到话语表达的文本长度、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方法、词汇表达策略以及对于目的语环境资源的利用程度等因素的影响;3、词汇产出的复杂性呈现较为稳定的上升趋势,在初级阶段,学习者高级词汇的发展存在着短暂的石化现象,这主要与学习者自身的语言水平及其对目的语环境中大量输入的适应程度有关;4、词汇产出的错误率呈现先大幅下降后小幅上升的趋势,学习者对于不同维度的词汇知识的习得呈现出多层次、不平衡的复杂现象,反映出学习者对词汇知识的掌握很不牢固,且很大程度上还受到母语词汇知识系统的影响,但在具体词语的使用上还是呈现出了不同的几种进步模式。此外,不同起点水平的学习者仅在词汇复杂性的发展轨迹上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学习者的口语词汇能力并非呈现简单的线性增长趋势,词汇能力各指标的发展轨迹十分不同,且都具有各自的阶段性特征;各指标内部不同的子系统在变化中相互影响,呈现共同进步或者此消彼长的复杂关系,同时各指标的发展也受到学习者自身的观念、态度和口语表达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针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要重视学习者母语对于目的语词汇习得的影响,适当了解学习者的母语知识,通过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尽量克服母语负迁移;其次,要帮助学生进行词语内部形-义-用的整合,实现各维度词汇知识的整体提取,并建立第二语言词与词之间的语义网络;再次,要重视语境对词汇习得的作用,在课堂中积极创设自然语境进行词语的讲授和练习,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利用课外目的语环境中的语言资源;最后,应根据学习者词汇能力的发展周期和阶段性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并随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