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镇室外热环境研究与评价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p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室外空气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有关城市室外空气环境的研究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所展开的对山地城镇室外空气环境的研究是对目前还很缺乏的复杂地形下的城市室外空气环境的研究的深入分析,以对山地城镇室外热环境的研究为主,把对空气质量的研究作为必要的补充,以实验分析为主,将城市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各项因素量化,探讨山地城镇室外空气环境的共性,对山地城镇室外热环境与空气质量进行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通过对湍流模型、城市室外热环境舒适性评价模型、城市热环境预测评价模型、大气环境质量模型的分析,找到比较成熟的适用于山地地形的城市室外空气环境的综合评价模型,以城市区域边界层数值模式(RBLM)、城市边界层模式(CBLM)为代表。其次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从单体建筑—小区—大区域的热环境测试与分析。在对重庆大学A区主教楼及其周围环境进行的春季、夏季室外热环境测试中,重点分析高层建筑对周围环境的温度场和风速场的影响;在对重庆大学A区校园进行的冬季、夏季室外热环境测试中,主要分析了小区热环境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校园内地势起伏、建筑布置对温度场和风速场的影响,校园内不同类型的下垫面对温度场的影响,校园内的气流场特征以及夏季室外热舒适,从而为大区域的热环境分析提供参考;大区域的室外热环境测试是在重庆市的文化区(沙坪坝区)、商住区(渝中区)与工业区(九龙坡区)各取一个观测点设置温湿度自动传感器,进行一年的温湿度数据采集,以找到重庆市热环境(主要是空气温度场)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重点分析由于地势起伏和城市功能分区带来的热环境的区域差异。第三,进行重庆市室外热环境的主观调查,通过在沙坪坝三峡广场和大坪发放调查表的形式收集人群对室外热环境的主观感受。第四,结合重庆的大气边界层特征,与实测结果进行对照,尝试找到重庆市室外热环境的共性。最后,将分析成果应用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对如何改善城市室外空气环境提出建议。本文还运用了大气边界层、城市规划的理论与研究,这种多学科、多分支的交叉运用使得本文的分析更加深入,应用性更强,对今后的研究也很有启发。
其他文献
<正>一、现状:作为新报道样态的大数据电视新闻大数据在电视新闻中得到运用,与大数据概念的深入人心密切相关。具体到电视新闻业,以大数据的"大规模"和"全样本"特质作为依托,
<正>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其核心是主张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属于大型浅水湖泊,由于湖泊水体流量小、流速慢而封闭、水体置换周期长、污染胁迫压力大,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较差。近年来,太湖一直面临着严重的富营
建材材料的燃烧性能评价是建筑防火领域内非常重要的一个要求,建筑材料在建筑物中的应用将完全依赖于其燃烧性能评价等级。因此,世界各国都会制定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的评价方法
<正>庄子曾言:"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提笔欲书鲁迅二字,茫然不知从何下笔。了解鲁迅,了解他所生的时代,所著的文章,恐一生也不得穷尽。在此,我只能以
期刊
<正>2014年春节,央视推出了一个调查节目《家风是什么》,让国人在"家"的概念最为浓烈的春节期间在与家人、朋友难得的团聚中,一起好好地想一想家风是什么?这个话题一经推出,
现代建筑思想之于中国到现今为止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我们直接而又快速地接受了西方建筑学的学术性成果;因此考察先进国家现代建筑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成为了我们建立本土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天线技术凭借自身的优势成为了3G的关键技术之一。使用智能天线可提高系统容量、增加覆盖距离、缓和多径传播的干扰改善链路质量和保密性好的优
<正>在2014年10月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在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创建节约型企业、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完整,对企业的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