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B1/AMPK/mTOR信号转导通路在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milygang8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LKB1/AMPK/mTOR信号转导通路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为阐明子宫内膜癌发生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各30例为实验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组织中LKB1、AMPK、mTOR表达情况。结果:1.三组患者LKB1、AMPK、mTOR表达情况: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LKB1、AMPK阳性表达率呈降低趋势,其中子宫内膜癌组LKB1、AMPK表达分别低于非典型增生组及增殖期子宫内膜组(χ2=5.711,P<0.05;χ2=19.288, P<0.01;χ2=4.593, P<0.05;χ2=17.067, P<0.01),而非典型增生组LKB1、AMPK表达分别低于增殖期子宫内膜组(χ2=-4.8, P<0.05; χ2=4.39, P<0.05)。mTOR阳性表达率呈增高趋势,子宫内膜癌组mTOR表达高于非典型增生组及增殖期子宫内膜组(χ2=5.079, P<0.05;χ2=26.667, P<0.01),非典型增生组mTOR表达高于增殖期子宫内膜组(χ2=10.33,P<0.01)。2.三组患者LKB1、AMPK、mTOR表达相关性:在增殖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腺癌中,LKB1与AMPK表达呈正相关(r=0.999, P<0.01), LKB1、AMPK与mTOR表达呈负相关(r=-0.989, P<0.01; r=-0.989, P<0.01)。3. LKB1、AMPK、mTOR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LKB1、AMPK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而与患者年龄、FIGO手术病理分期无关,而mTOR表达则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学分级及绝经状态有关,而与患者年龄及手术病理分期无关。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LKB1/AMPK/mTOR信号转导通路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及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治疗的新靶点。
其他文献
本文对幼儿文学的认知作用、幼儿文学的审美教育和幼儿文学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启蒙进行分析和探讨。
上市后受到热烈欢迎的"金庸群侠传Online",现在又推出了最新的资料片,新资料片的内容以"神雕大侠"为故事主轴,将金庸笔下最缠绵悱恻、扣人心弦的神雕侠侣故事搬上游戏,那么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