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功能成分制备和分离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gu8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茶儿茶素类化合物保健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茶叶提取物在医药、食品和日用化工中的使用量也与日俱增;同时,人们对茶提取物的安全性,儿茶素类的纯度、尤其是主要功能性成分,如EGCg的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脱咖啡因茶及茶制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近几年来,在茶多酚提取、脱咖啡因茶及茶制品加工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也越来越深入,其中安全、高效、低成本的生产方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就茶叶功能性成分制备和分离过程中的提取、分离、纯化(脱咖啡因)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浸提是茶叶功能性成分制备以及茶叶成分检测的首要步骤,通常都采用热水浸提。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水温、不同酒精浓度浸提茶叶发现,高温浸提过程中儿茶素类发生了异构和氧化以及水解等反应,其中100℃热水浸提时反应极显著:与50%(v/v)酒精溶液浸提相比,EGCg和ECg分别少23.6mgg-1和8.2mgg-1。研究发现50%(v/v)酒精溶液浸提可以抑制异构反应的发生,同时获得较高的有效成分浸提率。研究还发现,由于鲜叶含水量高,用酒精溶液浸提鲜叶时的最适酒精浓度宜采用75%(v/v)。 脱咖啡因是茶叶提取物纯化的关键步骤,也是儿茶素类产品在功能食品和药物开发中应用的前提条件。通常该步都在茶叶浸提得到粗提物后进行脱咖啡因。本文通过比较不同温度、茶水比例和浸提时间处理茶叶鲜叶的浸提效果,发现在100℃、茶水比1:20(w:v)、浸提3min三因素组合处理能得到高儿茶素类保留量的脱咖啡因绿茶产品,该发现不仅为新的脱咖啡因茶提取物制备工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低成本脱咖啡因绿茶的生产提供了依据。 茶粗提物脱咖啡因的方法有溶剂萃取法、离子沉淀法和吸附分离法等,其中吸附分离法是目前认为相对安全的方法。大孔吸附树脂是应用最多的吸附剂材料,然而大孔吸附树脂仍然存在成本高,树脂残留等安全隐患。本文通过比较四种不同来源的植物材料制成的木质纤维素以及两种常用吸附剂——活性碳和树脂对茶儿茶素类以及咖啡因的吸附特性,发现天然植物材料
其他文献
西林寺塔位于河北赵县宋村村西的西林寺遗址上,其建筑风格独特,雕刻精美,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但因年代久远,塔体已破损不堪。2011年秋,赵县文物旅游局请专家进行了实地调查,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考试作弊是一种不良行为。近些年来,中学生考试作
本文利用大型通用力学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水平定向钻杆的力学效应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分别建立了在轴向力及扭矩作用下钻杆最大破坏荷载、在轴向力及侧向力作用下钻杆中
现在,有很多幼儿园正在提倡绘本教学、绘本游戏、绘本生活等等。新课程也明确告诉我们:充分利用图示绘画,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在实践绘本教学的这个过程中,这样的活动会对幼
英语游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能有效的引起学习兴趣和激发求知欲。利用游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和环境中快乐的学习英语,让他们对学
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院系中,大多数已经设立了音乐表演系或表演专业,但十几年下来,大多数的高校办学不利,导致其毕业生分配面临非常尴尬的局面,笔者认为这是高师钢琴教学
低浓度CO2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探讨了用真空变压吸附法对低浓度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离的实验研究,主要研究了顺向、逆向均压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运用均压流程可
<正> 一、ISO9000的世界热潮与我国的现状 象一股强大的狂潮一般,ISO9000系列标准席卷了当今世界的产业界和商贸界,成为目下乃至未来国际风行的世界通用质量标准。而ISO9000
<正>世界文化艺术的互鉴、相融、创新从很早就开始了,油画这一绘画品种早已不是欧洲的专利,绘画艺术的书写性也不只存在于东方,东方艺术精神的元素在欧洲的印象派、后印象派
针对建筑物整体平移工程中的柱托换,提出一种新型柱托换方法,该方法将型钢从四周卡入柱身,用穿柱螺栓将型钢固定,型钢和柱之间填充混凝土.通过对4个试件的节点抗剪试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