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各种对于经济制度改革的思想随之出现。作为经济改革中重要一项内容的“金融制度改革”倍受人们关注。在诸多的金融理论中,梁启超的金融思想被认为是中国近代产生比较早的、系统的、完整的资产阶级金融改革思想。探讨梁启超的货币金融改革思想,对于我们更好的研究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分两部分论述梁启超的金融改革思想。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梁启超货币金融改革思想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和理论来源。鸦片战争后,各种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的经济危机,清政府几乎丧失了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控制能力,加之中国本身就以十分混乱的货币制度,至使中国出现了金融领域上最为紊乱的局面:货币方面银两、制钱、铜元、外国银币等同时流通使用、金融业中钱庄、票号、新式银行、外国银行等多种方式竞争。在此背景下,梁启超为适应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而提出的了具有代表性的货币金融改革思想。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梁启超货币金融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梁启超从货币改革、银行建设、公债政策三方面论述了其货币金融改革思想。在货币改革理论上,梁启超从本位问题入手,又运用西方理论来论述纸币的问题,而且以货币起源、职能、价值等基本理论,来论证其货币改革的合理性。在他的银行建设方案中,首先论述了普及银行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建立起众多的商业银行,才会为中国的银行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论述了宏观体制的建设,认为中国银行体制必须兼采单一制和多数制之长,而以单一制即中央银行制为最终目标;接着又论述了银行建设与财政建设的问题,人民大众与银行关系问题等等。梁启超以前,各种货币金融改革主张,在总体水平上还停留在表面、肤浅的认识阶段。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梁启超货币金融改革理论的出现,无疑成了一座界标,其理论的系统性、深刻性和实际性,标志着资本主义性质的较成熟的货币金融改革理论在中国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