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的电力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特高压输电系统以其容量大、距离远、损耗低的输电特性,推动着我国能源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特高压电网作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骨干网架,一旦停电将危及电网的安全稳定,清洁能源无法消纳,导致弃水、弃风、弃光。与超高压相比,±8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承受的电压等级更高、机械荷载更大,且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实现特高压工业运行的国家,针对特高压的带电作业技术的探索较少。因此,有必要就±8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技术、进出电场方法及作业方法开展系统深入探索。首先,本文通过对传统转移电流计算模型进行优化改进,在计算特高压直流线路转移电流时,建立了考虑另外一根极线影响的电位转移计算模型(四导体电容模型),基于改进后的转移电流计算模型进行不同电位转移距离下的转移电流、转移能量计算,确定了电位转移方式及最佳电位转移距离,提高了计算精度;并依据有限元法进行建模计算,得到不同等电位位置处作业人员最大体表场强,确定了作业人员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主要为所穿屏蔽服及面罩的屏蔽效率,提高了带电作业安全性。其次,针对直线塔,对传统的作业人员借助软梯进出电场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软梯荡入法进出特高压电场。分别建立了作业人员使用吊篮和软梯进出电场的带电作业仿真模型,计算了等电位电工以不同进出电场方式情况下等电位电工与导线不同距离下的等电位电工体表场强,从不同进出电场路径上作业人员体表场强大小这一角度,通过分析和对比,确定了较优的进出电场方式;针对特高压耐张塔,介绍了传统的进出耐张塔电场的方法,主要包括软梯法和沿跳线进出电场方法,并提出了两种沿绝缘子串进出电场新方法—直立式和骑跨式,并研制了配套工具,解决了作业人员采用传统跨二短三法进出特高压电场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的难题,并为后续特高压带电作业进出电场方法的选取提供参考。最后,依据±800 kV塔型及线路的结构和特点,提出了带电更换单联V型、双联V型、双联L型绝缘子串和耐张单片绝缘子作业方法,研制了配套工具,明确了各方法的适用作业项目,并成功进行了现场应用,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能为特高压带电作业提供装备方面和技术方面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