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铜载氧体煤直接化学链燃烧中多环芳烃生成特性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emo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煤炭行业的清洁生产,同时有效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缓解由燃煤造成的例如全球变暖等环境污染问题,文中重点介绍了煤直接化学链燃烧技术,即一种可以有效控制燃煤产生的温室气体及其他污染物质的方法,且由于其清洁、高效的技术特点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研究的热点。实验主要分析了煤化学链燃烧技术范围内的基础性问题,即为解决载氧体的积炭问题,优化煤化学链燃烧燃烧技术,创新性的采用纳米氧化铜作为载氧体的活性成分,探讨煤化学链燃烧在不同条件下的多环芳烃的生成状况,从而分析载氧体表面积炭的生成情况。实验模拟了的化学链燃烧的还原反应装置,通过制备纳米级氧化铜载氧体,对比不同煤型(无烟煤、烟煤1、2和3)、不同载氧体制备比例(6:4、7:3以及8:2)、不同燃烧温度(600-1000℃)以及不同载氧体/煤比例(2.4、2.8、3.2、3.6以及4.0)四种情况下烟气及煤渣中多环芳烃的生成分布规律,得出最终实验结论:不同载氧体在形貌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与非纳米Cu0系载氧体相比,纳米系载氧体具备更加高效的催化转化特性;不同煤种对多环芳烃的生成有很大影响,且PAHs,总量的生成不仅和煤炭中挥发份的含量相关,还与煤炭中的碳含量有关;载氧体制备过程中的惰性成分含量对载氧体结构的影响较大;具备相同活性成分的载氧体生成的PAHs类物质环数分布差别越不明显,这是因为当载氧体中的惰性成分变少时,活性成分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影响煤炭燃烧效果:与载氧体类型无关,煤渣中生成的三环类物质生成量均呈现6:4<7:3<8:2的规律,这是因为活性成分的升高会提供PAHs生成的适氧条件;随着温度的升高,纳米CuO/Al2O3系载氧体烟气中生成的多环芳烃总量先减少后增加,且在800℃时生成的多环芳烃总量最少,纳米CuO/SiO2系载氧体与之生成规律完全相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在900℃时生成的多环芳烃总量最多。但总体来说纳米CuO/SiO2系载氧体生成的PAHs总量少,其具备更强的催化转化效能;随着载氧体/煤这一燃烧比例的不断增加,纳米CuO/SiO2系载氧体与纳米CuO/Al2O3系载氧体烟气中多环芳烃的生成总量呈现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这是因为过量的反应物质形成了空间上的堆叠,抑制燃烧反应中活性位点和燃料的接触,从而限制了其彻底反应。
其他文献
声纹是生物特征的一种,对于人体来说,声纹是长期稳定的特征信号,通过声纹鉴别技术可以区分不同个体。介绍了声纹、声纹识别的概念和原理;指出了声纹识别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前景
通过对甲烷化反应系统分析,建立了一个第一甲烷化反应器出口部分循环的三级绝热固定床甲烷化工艺流程。选取一氧化碳甲烷化和水煤气变换反应为独立反应,CH4和CO2为关键组分,
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科学管理方法。本文针对铁路运输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程序和编制流程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构建全面预
在大数据时代,如果把数据的价值比作黄金,记录用户行为、系统运行状态的日志无疑是提炼宝藏的矿石。除此之外,日志也是开发、测试和运维人员问题调查、系统诊断的主要参考来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应用磺达肝癸钠的安全性。方法拟行PCI的年龄≥60岁ACS患者342例,随机分为磺达肝癸钠组168(例)及依诺
犯罪与法律惩罚都是一种利益比较下的选择问题,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是犯罪与遏制犯罪目标决策的共同思想,而它们的成本收益平衡点就是犯罪与法律这一特殊交易发生的临界点。在论
新媒体在进行政治信息传播时,将国家、受众、社会牵成一线,并通过新媒体进行受众赋权。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亟需要新媒体的介入,基于此,新媒体与少数民族地
提出了一款应用于RF无线收发芯片的高精度电流偏置电路。综合考虑功耗、面积和失调电压对基准电压的影响,设计了一款符合实际应用的带隙基准电路。并以带隙基准电路作基准电流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体验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使体验式教学更符合新课程改革下小学体育教学的需要。
理查德&#183;赖特最为著名的抗议小说《土生子》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视为美国黑人文学的里程碑。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别于美国传统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