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一项重要议题。当前东盟的环境合作已经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并成为东盟研究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东盟经济的不断发展,东盟的生态环境也以惊人的速度被破坏,陆续出现了许多环境问题,主要有:土质退化、水资源污染、跨国界烟霾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这些环境问题的跨国性和不可分割性决定了仅靠一国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必须通过东盟各国的合作。东盟环境合作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背景:一些生态环境问题超越一国的范围而成为区域性的问题、环境问题影响到国家间关系和国内政治而政治化以及在环境问题上东盟各国具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因此东盟环境合作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东盟环境合作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建立了包括区域内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内的较为完善的环境合作机制,尤其在跨国界空气污染的治理、沿海和海洋环境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环境意识与环境教育的开展与提高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尽管如此,东盟环境合作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资金方面的问题即环境合作存在资金不足、成员国对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资金分配意见不一、环境合作的资金来源存在选择的偏好等;制度性问题即东盟组织原则导致的东盟环境合作制度化水平低、环境合作组织机构重叠、环境合作机制建立的滞后、环境评估机制的缺位等;以及有待提高的东盟环境意识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障碍性因素,文章最后部分相应地提出了三点对策,即发展经济为东盟环境合作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深化东盟环境领域的制度化合作以及发挥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东盟环境合作才能为创造一个繁荣的、持久和平的和可持续发展的东盟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