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简称EPC)即“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是发达国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逐渐发展、完善的一种模式。EPC总承包模式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项目的总承包商承担了该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方面的工作,并根据EPC总承包合同的约定,总承包商在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等方面全面对建设单位负责的工程建造模式。据统计,发达国家的建筑市场已经有近一半的工程项目采用了工程总承包模式。我国在上世纪末引入EPC模式,虽然至今也有20多年时间,但EPC总承包模式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论文选取我国C市某建设工程EPC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总承包商的视角,对该项目因建设单位对总承包管理的干预造成的风险、因总承包商联合体内部风险分担造成的风险、因总承包商的管理模式造成的风险、设计风险由总承包商承担的风险、总承包商的采购模式风险、因采购模式变更造成的风险和其他合同风险从项目风险识别、项目风险分析、项目风险应对三个角度进行检视、分析、研究。从建设工程项目实证研究入手,对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实践中所产生的EPC总承包模式的风险管理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本文大概是为数不多的以我国目前落地的非典型EPC项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全方位风险管理实证研究的文章。论文的研究内容比较客观地反应我国非典型EPC模式(特别是联合体作为总承包商中标项目的)在项目实施中的情况,对项目风险的识别、风险的分析、提出应对措施也是根据项目实际来进行的。因此,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供我国类似EPC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借鉴参考。另一方面,在我国落地的EPC项目之所以会与典型EPC项目模式发生如此大的差异,与我国制度、环境条件的限制不无关系。因此笔者更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期待能够推动突破目前掣肘EPC模式切实发挥作用的制度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