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胚胎血管内皮祖细胞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200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人胚胎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评价其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行性,为干细胞技术治疗疾病提供可靠的细胞来源。方法1.从8-14周龄流产的人胚胎主动脉中应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获得EPCs,用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eucocyte inhibitory factor,LIF)的低血清培养基体外扩增培养EPCs。分离培养的EPCs鉴定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RT-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EPCs细胞的特异标志CD133、CD34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培养的EPCs应用VEGF进行诱导分化,并评价其分化成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2.将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的EPCs通过尾静脉移植到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24h后取出小鼠主动脉,镜下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内膜EPCs的定位粘附情况。结果1.分离的人胚胎主动脉EPCs表达EPCs的标志分子CD133,CD34和VEGFR2。EPCs在体外特定低血清培养条件下表现很强的增殖能力,并具有摄取Ac-LDL和体外成管能力。培养的EPCs经过VEGF诱导后,细胞表达CD133明显降低,表达vWF,CD31和ELAM-1增强,表明细胞分化成为血管内皮细胞。2.成功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在此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检测到有人胚胎主动脉EPCs定位并粘附到粥样硬化病变内膜。结论人胚胎早期主动脉的EPCs具有很好的体外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成为血管内皮细胞的潜能;EPCs可以粘附到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具有内皮修复的潜能,可以用作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细胞材料。
其他文献
魏晋别诗作为别诗的一个发展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在促进魏晋南北朝诗歌类型的兴盛、丰富诗歌内容情感、提高诗歌创作技巧、增进文人诗性交流等方面都具有十
本稿旨在从语用论的[ホ(?)ィホトネス]观点和中国日语教育所使用的教科书中终助词的使用两个方面对中国人日语学习者的终助词使用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考察。本稿主要由四个章
随着中学新课改的深入,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也在逐步推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情境性、意义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是新课改进行
近二十年来,人们纷纷致力于研发来自于可再生资源的生物降解材料,用其替代石化基不可降解材料。热塑性淀粉因其可生物降解、来自可再生资源、价格相对低廉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热
在侦探小说进入中国以来,就一直被划入鸳鸯蝴蝶派小说的范畴。相对于它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程度,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是值得商榷的。当然,一种文学形式在文学领域究竟有着怎样的
80后文学生发了80后青春文化,进而于网络空间形成80后青年亚文化的大本营,构成21世纪初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如何理解对于新媒体以及与新媒体互为表里相伴相生的青年亚文化.需要
本论文以《古事记》中的英雄形象为研究对象,从中撷取三个最富有代表性的英雄形象进行分析,探讨日本神话中英雄形象的共通性,以及它所反映出来的日本人的民族性。本论文的结构如
<正>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纺织智能制造得到蓬勃发展,态势良好,各大纺织企业纷纷上马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项目,或改造或全流程引入,一时间纺织似乎已迈入了智能
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资源的快速发展,上网人数也在迅速的增加,用户如何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资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个性化推荐便应运而生,它使用户由以前的自己寻找所需的商品转
毕业生“眼高手低”长期困扰我国高等教育,影响高校形象,部分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其根源在于现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偏重理论教学而忽视项目实践,致使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