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浙江省教育厅启动了“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该项目是浙江省最高端的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目的是培养一批教学理念先进、具有创新精神,又注重学生培养的学科带头人。本文对“十二五”期间浙派“双名工程”的1600名培养人选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对培训成效、培训实施情况、培训的合理性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分析发现:浙派“双名工程”总体取得明显成效,学员专业成长情况良好,多数学员认为他们的专业成长与培训密切相关,因此,对“双名工程”总体评价较高。在培训实施方面,我们发现不同培训机构在实施培训的时间、投入程度、指导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从而也带来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培训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有待改进,经费安排需要更加科学。在理科教师培训方面,本文通过对参训理科教师及项目负责人的访谈,总结出理科教师的高端培训应遵循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突出辐射交流能力的特点,对于高中物理教师与初中科学教师的培训内容,需要灵活调整。针对“双名工程”中出现的工学矛盾、项目经费使用等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另外,为取得更好的培养效果,本文对教师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也谈了个人看法,供有关培训机构参考。本论文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论述了教师教育的背景和发展问题。在第二章中,首先明确了教师培训的概念,并通过文献法,总结了发达国家教师培训的特点以及国内理科教师培训的发展状况。第三章是在文献基础上,设计了面向“双名工程”参与人员(包括参训人员、项目负责人及培训机构)的调查问卷。第四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从两方面展开对教师培训的研究。其一是总体培训,从培训成效、培训实施情况、培训的合理性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其二是通过对理科教师及项目负责人访谈,从指导思想、设计理念、课程安排等方面,总结出理科教师高端培训的特点。最后,在第五章中阐述“双名工程”对于浙江省高端的理科教师培训的借鉴意义。并且,针对“双名工程”中突出的工学矛盾、项目经费等问题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