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L-23/IL-17轴探讨丁锷教授强脊舒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影响及临床观察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et83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观察丁锷教授强脊舒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临床获效,及其对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IL-23、IL-17、IL-22、TNF-α水平、实验室相关指标及各临床疗效指标的影响。探析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与AS间相互关系,并研究丁锷教授强脊舒对AS患者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理。2方法2.1理论研究依据临床实践及研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AS与免疫炎症、骨破坏、中医病名、病脏、病经络及病因等的关联性,分析丁锷教授对AS发生发展过程的独到见解及创立强脊舒立意由来,为其治疗AS提供有力论据。2.2临床研究2.2.1 AS患者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其关联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自安徽省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选取60例风湿科住院及门诊AS患者作为AS组,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健康对照组和AS组患者均检测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IL-23、IL-17、IL-22、TNF-α及ESR、hs-CRP、ASO、IgA等实验室指标。并观察60例AS患者中医证候积分、VAS、BASFI、BASDAI、BAS-G、SAS、SDS、SF-36等指标变化。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分析上述相关数据。2.2.2丁锷教授强脊舒对AS患者相关实验指标、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将自安徽省中医院湿病科住院及门诊所选取的60例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片组)与研究组(雷公藤多苷片+强脊舒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血清IL-23/IL-17轴相关因子IL-23、IL-17、IL-22、TNF-α及ESR、hs-CRP、ASO、IgA、中医证候积分、VAS、BASFI、BASDAI、BAS-G、SAS、SDS、SF-36等指标变化。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分析上述相关数据。3结果3.1理论探析结果3.1.1 AS的发生发展与免疫炎症及骨破坏密切相关;3.1.2细胞因子IL-23、IL-17、IL-22、TNF-α间相互影响,其水平变化与AS病情演变密切相关;3.1.3 AS病性总属本虚标实,机体因虚而受邪,因衰而发病;3.1.4基于AS正虚邪实这一病机关键,为强脊舒治疗AS提供有力论据。3.2临床研究结果3.2.1 AS组与健康对照组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比较,AS组患者血清IL-23、IL-17、IL-22、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2.2 AS组与健康对照组实验室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比较,AS组患者血清ESR、hs-CRP、ASO、Ig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2.3 AS组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1)AS组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结果示,AS组患者血清IL-23水平与ESR、hs-CPR、ASO呈正相关(P<0.01);血清IL-17水平与ESR、hs-CPR、ASO呈正相关(P<0.01);血清IL-22水平与ESR、hs-CPR、ASO呈正相关(P<0.01);TNF-α与ESR、hs-CPR呈正相关(P<0.01)。(2)AS组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中医证候积分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结果示,AS患者血清IL-23水平与腰骶脊背疼痛、脊背疼痛、关节肿胀、腰脊活动受限、晨僵、关节发热、关节作冷、乏力、腰膝酸软、刺痛、口干不欲饮、小便黄、肢体困重、畏寒喜暖呈正相关(P<0.01或P<0.05);血清IL-17水平与腰骶脊背疼痛、脊背疼痛、关节肿胀、腰骶脊背活动受限、晨僵、关节发热、乏力、腰膝酸软、刺痛呈正相关(P<0.01);血清IL-22水平与腰骶脊背疼痛、脊背疼痛、关节肿胀、腰脊活动受限、晨僵、关节发热、关节作冷、乏力、腰膝酸软、刺痛、口干不欲饮、小便黄、肢体困重、畏寒喜暖呈正相关(P<0.01或P<0.05);血清TNF-α水平与腰骶脊背疼痛、脊背疼痛、关节肿胀、腰脊活动受限、晨僵、关节发热、关节作冷、乏力、腰膝酸软、刺痛、口干不欲饮、小便黄、肢体困重、畏寒喜暖呈正相关(P<0.01或P<0.05)。(3)AS组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病情评定指标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结果示,AS患者血清IL-23水平与VAS、BASFI、BASDAI、BAS-G呈正相关(P<0.01);血清IL-17水平与VAS、BASFI、BASDAI、BAS-G呈正相关(P<0.01);血清IL-22水平VAS、BASFI、BASDAI、BAS-G呈正相关(P<0.01);血清TNF-α水平与VAS、BASFI、BASDAI、BAS-G呈正相关(P<0.01或P<0.05)。(4)AS组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生活质量评定指标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结果示,AS组患者血清IL-23水平与SAS、SDS呈正相关(P<0.01),与SF-36(GH、PF、RP、RE、BP、VT、MH)呈负相关(P<0.01);IL-17水平与SAS、SDS呈正相关(P<0.01),与SF-36(GH、PF、RP、RE、BP、VT、MH)呈负相关(P<0.01);IL-22水平与SAS、SDS呈正相关(P<0.01),与SF-36(GH、PF、RP、RE、SF、BP、VT、MH)呈负相关(P<0.01或P<0.05);TNF-α水平与SAS、SDS呈正相关(P<0.01),与SF-36(GH、PF、RP、RE、VT、MH)呈负相关(P<0.01)。3.2.4强脊舒治疗AS患者临床疗效两组比较,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5强脊舒治疗AS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两组比较,相较于治疗前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研究组临床显效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2.6强脊舒对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两组比较,相较于治疗前两组血清IL-23、IL-17、IL-22、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IL-23、IL-17、IL-22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或P<0.05)。3.2.7强脊舒对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影响两组比较,相较于治疗前两组血清ESR、hs-CPR、ASO、IgA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ESR、hs-CPR、IgA下降更明显(P<0.05)。3.2.8强脊舒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两组比较,相较于治疗前两组在改善患者腰骶脊背疼痛、脊背疼痛、关节肿胀、腰脊活动受限、晨僵、关节发热、关节作冷、乏力、腰膝酸软、刺痛、口干不欲饮、小便黄、肢体困重、畏寒喜暖症状方面均发挥疗效(P<0.01或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在改善患者腰骶脊背疼痛、脊背疼痛、关节肿胀、腰脊活动受限、晨僵、关节作冷、腰膝酸软、刺痛症状方面疗效更突出(P<0.01或P<0.05),尤以改善患者晨僵与刺痛症状更为显著(P<0.01)。3.2.9强脊舒对临床疗效相关指标的影响两组比较,相较于治疗前两组AS患者VAS、BASFI、BASDAI、BAS-G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VAS、BASFI、BASDAI、BAS-G评分降低更为显著(P<0.01或P<0.05)。3.2.10强脊舒对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的影响两组比较,相较于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SF-36(GH、PF、RP、RE、BP、VT、MH)评分显著上升(P<0.01或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SF-36(GH、PF、RP、RE、SF、BP、VT、MH)评分较之明显升高(P<0.01)。4结论4.1 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IL-23、IL-17、IL-22、TNF-α水平变化在AS疾病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2基于AS正虚邪实这一病机关键,强脊舒治疗AS具有重要意义;4.3 AS患者血清IL-23、IL-17、IL-22、TNF-α水平升高;4.4 AS患者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实验室相关指标存在关联性;4.5 AS患者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中医证候积分、VAS、BASFI、BASDAI、BAS-G、SAS、SDS、SF-36存在相关性;4.6强脊舒能够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及临床显效率,提升临床疗效;4.7强脊舒能够下调AS患者血清IL-23、IL-17、IL-22、TNF-α水平,减轻机体免疫炎症及骨破坏进程;4.8强脊舒能够降低AS患者ESR、hs-CRP、ASO、IgA水平,降低疾病活动度,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稳定病情;4.9强脊舒能够降低AS患者中医证候积分、VAS、BASFI、BASDAI、BAS-G评分,减缓AS患者相应症状;4.10强脊舒能够降低SAS、SDS积分,提升SF-36各维度积分,提高AS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1目的本临床研究是在祖国传统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针对确诊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应用芪归糖痛宁联合西药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观察该方治疗NPDR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用药安全性,分析芪归糖通宁对患者血清VEGF和Cys-C含量的影响,及对患者视力、眼底、血糖(FPG、2h PG、H b A1c)、CMT、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程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同时有利于探索和充分发挥中医药
目的:观察颞三针联合化瘀通络灸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以及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及脑病科住院及门诊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灸组、西药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对症及防治并发症等基础治疗,针灸组予以颞三针联合化瘀通络灸治疗(针刺每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周大勇调理“疲劳型”亚健康的用药规律进行挖掘与分析,总结周大勇主任遣方用药规律及临床经验。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1月份至2021年1月份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医堂周大勇主任门诊处确诊为疲劳型亚健康患者110例,纳入治疗处方110张,将从门诊收集的确诊病历信息录入Mrosoft Excel 2010中,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药物组成等要素,建立《患者
目的:通过研究和观察针刺肌筋膜触发点在中风后下肢痉挛性足下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探索及评价针刺肌筋膜触发点在中风后下肢痉挛性足下垂患者的下肢痉挛状态及其运动能力改善情况,为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实践运用和全面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文选取60例痉挛性足下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均等的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各30例)。两组中的患者都接受中风康复期的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治疗,
1.目的:观察参地颗粒对慢性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脾肾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讨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 PGN)患者肾组织中m TORC1-S6/4EBP1信号通路对自噬的干预作用。2.方法:选取99例脾肾亏虚证CGN患者(其中预设计90例,加入<
目的通过口服身痛逐瘀汤加味联合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观察患者术后肩周的肿胀率、疼痛评分(VSA)、肩关节功能评分(UCLA)来评价该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01-2021.02于我院骨伤二科住院部气滞血瘀型肩袖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实验组: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第一天口服身痛逐瘀汤加味,连续服用2周,其余处理与对照组相同。分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湿热证患者血NLRP3炎症小体相关分子(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的水平表达及清肾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8例CRF湿热证患者纳入临床试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并设正常组20例。研究最终完成63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32例),因在研究期间治疗组停服清肾颗粒2例,加服
目的:通过观察肩凝汤加减口服联合氟比洛芬巴布膏外用配合功能锻炼与氟比洛芬巴布膏外用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风寒湿痹型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初步研究肩凝汤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运用肩凝汤治疗肩袖损伤提供依据,并为临床上运用中药治疗肩袖损伤提供新的方案。方法:按标准严格选取2020年1—10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收治的64例风寒湿痹型肩袖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
计算机技术与医学领域相融合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而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传承,中医古籍中蕴含着大量的中医文化知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中医古籍的研究,对于促进中医发展以及中医的深入探讨均有重要意义。目前,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中医医案、病历等中医相关文字材料进行研究已经取得了众多成果,但是专门针对中医古籍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选取《伤寒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的方法对其进行信息抽取、知
目的药用墨不仅具有书画的功能,更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其入药的历史悠久,是独具东方特色的一味中药材。药用墨止血的作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它还有许多其他的功效被人们忽略。基于此,本课题选择研究药用墨的古代文献,系统整理历代本草、方书以及其他相关文献中有关药用墨的论述,进行分析讨论,从墨的形成探讨其药用的发展历程,明确药用墨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为临床应用药用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医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