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在华本土化战略初探—基于上海大众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ptpd_dr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趋势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00年后中国汽车市场开始进入重要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参与竞争的企业越来越多,汽车厂商实力不断增强。2002年至2003年,中国汽车市场体现出“井喷式”增长,“井喷”后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市场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在世界汽车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同时,汽车业各大跨国公司纷纷在华建立合资企业和生产基地,参与中国市场的竞争,并将竞争引入白热化。 大众汽车集团作为规模居全球前列、欧洲第一的德国汽车制造商,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无论在整车还是零部件领域都为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作为中国第一批中外合资轿车企业,大众汽车在华的合资企业之一——上海大众,也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公认的成功。在生产国际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市场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纯粹的全球化、教本式的多国化或经典的国际化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由全球效率、地区响应能力和在世界范围内运用创新与知识能力这三种需求共同驱动的行业趋势。由于各国顾客各不相同、国情不同、竞争对手在各个市场中的变化不同以及所在国政府要求公司适应特定的利益不同,促使公司更多的超越国界进行统一协调,同时对国别、地区环境作出敏感的反应。各所在国不同经济环境所体现的差异性、多样性使跨国公司各子公司当地响应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大众汽车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就是典型的一例。 本文首先从我国汽车行业的现状着手,对战略环境进行了分析,随后引入五种力量竞争模型并加入“互补品”对产业中的竞争力量进行了分析。通过竞争层面分析和战略群组分析,分析了行业的竞争格局和竞争程度。通过行业价值链分析,明确了企业自身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并探讨了利用行业价值链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经营歧异性,取得竞争优势的途径。最后,通过对大众汽车内部资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以及相关资源能力分析,得出一些启示并提出一些建议。建议大众汽车从研发、采购、人力资源、营销等各环节加速推进本土化,在巩固技术领先优势的同时,尝试适度的一体化扩张。本文还探讨了大众汽车在中国推进零部件国产化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最后,对中国政府如何加强行业的引导和规范及如何积极应对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以铜冶炼和铅锌冶炼产生的硫化砷渣为研究对象,采用XRD、Raman、SEM-EDD、TG-DTA、XPS和化学物相分析等检测手段研究其理化特性.采用毒性浸出程序(TCLP)、毒性浸出测试国家标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的内部审计显得更加重要。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
创业能带动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创业也能带动就业,解决市场的就业压力,因而国家相继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大众积极创业;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
选区激光熔化(SLM)是一种新兴逐层增材制造技术,能够生成具有三维复杂结构的高性能构件.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PAMCs)由于结合铝基体和增强相的优异特性在很多领域被认为是一
伴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世界经济从以工业化大生产为特征的产业经济逐渐跨越到以高科技和服务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和瞬息万变,企业间的竞
酒店是具有独立性的资本或资金运动的经济实体,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型酒店正在不断出现。在经营管理上经历了重大转变的我国酒店业与世界酒店业一样,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