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梁柱施工图CAD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来源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vivi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编制PKPM系列软件中的混凝土梁柱构件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完成混凝土梁柱施工图CAD系统的开发。混凝土梁柱施工图CAD系统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系列软件的一个子系统,它实现了混凝土梁柱构件的配筋设计计算功能,能够完成不同类型施工图的绘制。 本文研究了2004版及以前版本的PKPM软件梁柱施工图绘制模块,充分汲取了PKPM系列软件开发团队在编程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梁柱施工图CAD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和模块设计,确定了系统的数据结构和模块关系,在CFG图形平台上利用C++和Fortran混合语言编程,成功开发了混凝土梁柱施工图CAD系统。 本课题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 完成了梁柱施工图软件的需求分析 考虑到与PKPM系统的其他程序的协调,确定了软件应架构在PKPM工程部自主开发的CFG图形平台上。考虑到COM标准在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优势,确定了使用COM组件完成表格操作等通用功能的开发。由于在CFG图形平台开发程序需要使用C++语言和Fortran语言进行混合语言编程,因此需求分析部分对C++语言和Fortran语言的特点作了分析,同时讨论了混合语言编程技术的主要实现要点,另外还对COM技术作了简单介绍。需求分析部分还研究了结构细部构造设计流程与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软件的功能需求的分析。 2) 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完成了系统的功能设计、模块设计与数据结构设计 在软件设计过程中,本文分析了2004版及以前版本的PKPM软件的模块组织的特点,根据软件的功能需求,将原来分散的施工图模块整合为构件归并、配筋计算、绘制施工图与用户交互四个大的模块。以此为基础,完成了数据结构的设计,确定在程序中使用层次化的数据存储与处理方案。 3) 完成整体配筋计算模块的设计与开发 配筋计算模块整合了2004版PKPM系统中的平面配筋计算模块和立面配筋计算模块,使用针对构件对象的配筋设计方案代替原有的针对施工图的配筋设计方案进行开发。各种方式施工图共享统一的配筋数据,确保了施工图的不同表现形式中内容的一致性。配筋计算模块根据规范中关于混凝土构件的计算要求和构造要求进行开发,配筋系统的参数设置合理,使用户可以灵活的控制程序选筋的过程。 4) 完成绘制施工图模块与用户交互模块的优化设计 梁柱施工图CAD系统以平法施工图为基础对施工图绘制系统和用户交互系统进行组织,用户在可在平法施工图上直接进行钢筋修改、选构件出其他种类施工图的操作,简化了用户操作。施工图绘制模块完全按照《建筑制图标准》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开发,同时采用参数控制、自动布图等技术,生成的施工图标准化程度较高,符合工程设计人员的要求。梁柱施工图CAD系统的用户交互模块采用基于事件驱动的交互平台进行开发。该交互系统采用基于MFC的架构进行设计,界面友好,支持用户对工具栏等常用界面元素的定制,可以按照用户定制的界面执行命令,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通过大量用户的测试和实际工程应用,本系统达到了预期的开发目的,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
其他文献
随着大量的非饱和土,如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的工程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出现,非饱和土的力学特性和工程特性已成为岩土工程界的研究热点。在有关非饱和土性状的研究中,抗剪强度
框架填充墙结构是目前房屋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有关研究表明,填充墙对于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变形等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1]。目前结构抗震研究中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性
墙梁结构因其既满足了一些建筑底层大空间,上层小空间的要求,又大大节省了钢筋混凝土材料,降低造价,节约工期,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因其系组合深梁,材料构成较为复杂,导
该文发展建立了薄膜结构初始形态设计的理论方法.进行了薄膜结构的较系统的静力性能参数分析.进行了伞形结构的刚性模型的风洞实验.发展建立了薄膜结构的随机模拟风振响应分
鉴于组合梁和高效预应力叠合板的优越性能,本文设计了钢—高效预应力叠合板组合楼盖,为了填补现行规范中这方面的空白,本文通过试验来验证本结构水平荷载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受
方钢管混凝土结构与圆钢管混凝土结构相比结构外形规则,梁柱连接更为方便快捷,传力明确合理,施工简单,因而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起来。近些年来,随着应用的增长,方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结构住宅楼盖构造形式——暗钢梁平板楼盖;并提出了暗钢梁平板楼盖结构体系中的梁—柱节点、钢梁—混凝土剪力墙节点应采用的构造形式。作为一种新
由于钢管结构具有优越的结构性能且能创造出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在工程界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直接焊接方管结构与圆管结构相比又有其突出的优点,圆管结构的支管在节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格构式高耸结构,如电视塔、微波通讯塔和输电塔,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结构在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此类结构由于
随着社会发展,世界各地大跨度桥梁和大跨度空间不断出现,空间结构正在朝着超大跨度方向发展。传统建筑材料由于自重大、强度不足限制实现这种跨越能力。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