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处于中国新旧体制的转型期。军阀混战、政治旁落、民不聊生,各种社会问题丛生充斥着民国短短的几十年。偏安西北的甘宁地区,发展更是落后,始终走在社会发展队伍的最后一列。这一时期的甘宁地区,由于特殊的民族关系,回族军阀逐渐发展成自己的势力。然而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只能依赖鸦片税作为经济后盾。在贫瘠的甘宁地区,粮食产量虽然少,但鸦片的种植却非常好,得到老百姓的接纳。笔者以此为题,详细梳理甘宁地区的鸦片发展境况、种植规模、吸食、贩运情况,以及鸦片祸害甘宁百姓的史实。从而得以能够分析鸦片何以在甘宁地区屡禁不止的原因,以及鸦片能够长期存在的必然性。民国时期的甘宁地区,鸦片问题成为社会主要问题。它亦与军阀之间有着必然联系,甘宁军阀穷尽各种伎俩来征收鸦片税收;鸦片虽给农民带来高额利益,但带来更多的是痛苦,烟毒成瘾,破坏劳动力,以至于卖儿卖女,最终走向贫穷,沦为乞丐;鸦片与高利贷联合扰乱了农村金融体制,彻底拖垮农村经济。政府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禁烟,然而政治早已成为军权的附属。军阀反以禁烟为幌,追加税目,增派捐税。由此,民国时期烟土经营对甘宁地区造成了极端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本文的写作在借鉴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把重点放在民国时期甘宁鸦片问题与其他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上,并对烟毒横行的原因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做出了分析。另外,文章中引用了较多前人收集的数据,通过这种直观量化比较,从而进一步强化定性分析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