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相继出台,为定向增发这一股权再融资方式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而定向增发凭借其发行门槛低、操作简单等优势,正逐步取代公开增发发展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最主要的股权再融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受到了监管层、上市公司的重视,也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对其的研究也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行为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国内外对定向增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向增发折价、公告效应、利益输送等方面,没有脱离传统财务学框架,无法完全解释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相关现象;市场时机选择理论则主要应用于企业IPO、公开增发等领域,以时机选择理论解释定向增发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引入市场时机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行为进行研究,旨在通过了解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制度及其发展现状,以不同市场状态为背景,以市场时机理论为理论基础,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中的市场时机行为,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定向增发进行深入探讨,以丰富定向增发时机选择研究的内容。本文首先基于我国新兴资本市场的背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特点,运用非参数诊断思想对股权分置后至2015年底的市场状态进行划分;然后在6个牛市和5个熊市的基础上,对不同市场状态定向增发时机选择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影响不同市场状态定向增发实施或终止的因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本文以2006年至2015年间实施或终止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主要使用Logit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不同市场状态下存在明显不同的市场时机选择行为,影响其市场时机选择的因素也有明显不同:牛市状态下,公司选择实施或终止定向增发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公司股价时机、监管政策变化、发行对象、发行规模、公司规模、财务杠杆,而在熊市进行定向增发的公司,增发规模是影响其时机选择的重要因素,同时公司规模、盈利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为定向增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拓展了市场时机理论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应用,对理解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对监管层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