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苯二甲酰胺类有机凝胶因子的合成及其凝胶和识别性质的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ran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分子化学是在当今化学领域中受人关注的前沿研究课题之一。与分子化学不同,超分子化学是以非共价键(如:分子间氢键,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等)为基础,以分子聚集体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通过分子设计,人们赋予超分子聚集体性质各异的结构和功能,使其在材料、医药、能源和环境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并合成了两种间苯二甲酰胺类有机分子(1i和2i):(1)以5-羟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为中心,酚羟基位引入具有三甲氧基的芳烃基团,再通过一系列反应,对两个酯基位置进行修饰,分别引入2-氨基吡啶和4-(2-氨基乙基)二苯甲酮。(2)以5-羟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为中心,酚羟基位引入具有三个十六烷氧基芳烃基团,再通过一系列反应,对两个酯基位置进行修饰,分别引入2-氨基吡啶和4-(2-氨基乙基)二苯甲酮。所合成的化合物用1HNMR、MS和元素分析等确证了结构。   研究了化合物1i、2i在各种不同有机溶剂中形成凝胶的可能性,且讨论了其在单一组分条件下成凝胶情况及凝胶形成的主要驱动力;并探究了化合物2i分别与A、B等物质的量混合形成双组分凝胶的情况。   揭示了化合物2i对荧光物质C,D的识别(荧光影响)情况:研究了2i对荧光物质C、D荧光强度的影响,并探究了其猝灭类型、结合常数和结合模式。  
其他文献
天然番杏科生物碱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化学家们对此类生物碱的合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报道了很多合成策略,但是,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报道非常有限。现有的不对称合成策略,绝大多数都依赖手性原料或手性辅基的使用。鉴于此,本论文创新点在于寻求一种利用非手性原料,在手性催化剂诱导下构筑手性季碳中心的合成策略,本论文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综述了1971年至今化学家们对番杏科生物碱(-)-Mesembr
生姜(Zingiber offinale Rose)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药食两用的功效。姜油树脂是生姜提取产物。姜油树脂参与生物代谢,其毒性较低,研究也表明姜油树脂这些作用与其中的抗氧化成分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因此,研究姜油树脂的稳定化和应用问题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结果如下:①姜油树脂中的姜酚类化合物在强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脱水成姜烯酚。与碱性条件相比,pH为4~6时,姜油树脂较稳
钛硅分子筛(TS-1)是一种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在H_2O_2水溶液中对各种小分子有机物具有优良的催化氧化作用。本论文应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 TS-1/H_2O_2催化氧化体系中钛氧活性中心的结构,系统地考察了分子筛中六个不同T位的钛氧活性中心的几何结构和稳定性及电荷分析,为TS-1分子筛在H_2O_2存在时的催化氧化结构提供微观证据。在此基础上,以T10位为钛氧活性中心位点,研究了两种不同钛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