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剖面融合平面地质图的三维地质模型快速构建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jielinlinbojiebj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的日益进步和矿山、石油、城市地质调查、岩土工程等地质领域的迫切需求,科学计算、三维可视化及相关分析功能已经越来越成为行业专家在解决专业问题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对原始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后并加以虚拟仿真显示,可以更好地再现真实地质环境,让研究人员更为直观地进行分析与决策。   经过近三十多年的研究,出现了许多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三维地质建模软件。但地质建模仍有一些关键问题急待解决,包括:地质数据的不确定性、海量数据的操作和多源数据的耦合。   本论文分析了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现状及关键问题,提出一种交叉剖面融合平面地质图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交叉剖面能够整体表现研究区域的宏观构造格局,而平面地质图针对某一地层,综合反映地层的分布延伸范围。本论文首先介绍了交叉剖面融合平面地质图的建模思路,根据层状地层的规律性,地层的底面可认为是一个单独的曲面,地层的顶面由上覆地层的底面或DTM构成。然后介绍了交叉剖面融合平面地质图的地质体构建方法,按地层层序表构建地层单元,首先构建地层的底面,然后构建地层的顶面。顶底面构建完之后,检查顶底面的边界高程是否完全融合,若没有完全融合,则要构建垂直三角形构成地层的侧面。最后用一个建模实例验证这种建模方法。   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   (1)在对目前国内外一些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交叉剖面融合平面地质图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2)设计了利用DTM、剖面、包络和地层层序表自动构建三维地质体模型的技术方案,基本能够解决浅层覆盖区域含透镜体的层状地层的构建。   (3)结合交叉剖面融合平面地质图的建模思想,提出了一套遵循地质人员工作习惯的建模流程。   (4)实现了利用DTM、剖面、包络和地层层序表计算三维地质体模型的算法。   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   1)提出一种交叉剖面融合平面地质图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在DTM、剖面、包络和地层层序表四个建模要素准备好之后即可自动构建三维地质模型;   2)提出一套交叉剖面融合平面地质图的建模流程,此建模流程遵循地质人员的工作习惯。
其他文献
高速增长的网络链路速率(OC768,40Gbps)给IP查找的吞吐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另外,路由表规模急剧增加,而虚拟路由器导致路由表规模进一步扩大,这给IP查找的存储资源带来了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为传统通讯业务带来了更丰富、更高效的实现手段。IT(Internet Technology信息技术)与CT(Communication Technology通讯技术)在逐渐融合中
实时车辆监管系统是一种用于对在城市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的系统,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工具。   随着监控范围的不断扩张,原有集中式的数据处理方式已
随着计算机系统规模越来越大,用户对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要求越来越高;集群系统因其良好的性能、易构建性和可扩展性己成为大规模生产性计算平台的首选。但大规模集群
近年来,统计机器翻译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统计机器翻译模型依赖于大规模双语语料库的训练。现有的训练方法在新增语料时需要合并新语料和原始语料,并重新进行模型训练。这种训
命名实体识别与翻译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同时也是很多应用中的关键性技术,如信息检索、信息抽取以及机器翻译等。近年来,大量以人名、地名、机构名等命名实体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技术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针对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并且可长期运行的传感器节点的
学位
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多跳网络(Wireless Multi-hop Networks)引起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和工业界的关注。与现有基于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接入网络相比,无线多跳网络具
近年来,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有了高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国门,产品远销至世界各地。然而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面临诸多问题,机械装备制造业的现状是产业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