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 (teleomorph:Villosiclava virens)是危害水稻花器官的一种真菌病害。近年来,随着高产杂交水稻品种的推广和施肥水平的提高,稻曲病的发生逐年加重。真菌病毒广泛地存在于真菌中的寄生病毒,不同的病毒科通过不同方式或途径影响真菌的发育或致病力。目前,有关稻曲病菌中的真菌病毒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稻曲病菌的群体含有的真菌病毒结构尚无报告。本研究从我国贵州省、广西自治区广西自治区、湖南省、福建省、湖北省、河北省和浙江省共分离得到198株稻曲病菌,并对这198株稻曲病菌的dsRNA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如下:1.198株稻曲病菌种94.9%的菌株含有dsRNA片段。携带dsRNA片段的188株稻曲病菌菌株中只有7个菌株含有1条dsRNA片段,其他菌株均含有两条到多条dsRNA片段。每个菌株中dsRNA片段的数量范围存1-11,这些dsRNA片段的大小范围在0.5-6.0 kb。其中5.5 kb的dsRNA片段出现频率最高,77.8%的稻曲病菌菌株含有此片段;含有3.1 kb的dsRNA片段在稻曲病菌中出现频率次之,为29.3%;另外有4个dsRNA片段(1.8-,1.7-,1.5-,和1.2kb)经常一起或者其中的2-3个片段同时出现在同一个菌株中。表明这些dsRNA病毒在稻曲病菌中广泛存在。2.稻曲病菌菌株GX-1含有具有代表性的7条dsRNA片段(5.5-,3.1-,1.8-,1.7-,1.6-,1.5-和1.2 kb)。用原生质体再生、利巴韦林处理、热处理和挑单孢菌株四种方法进行脱毒处理均不能将稻曲病菌菌株GX-1中的dsRNA片段(5.5-,3.1-,1.8-,1.7-,1.6-,1.5- and 1.2 kb)中任何1条脱掉。通过对稻曲病菌菌株GX-1中dsRNA片段的序列分析,证实菌株GX-1被至少4种真菌病毒侵染。其中5.5 kb的dsRNA片段是一个全病毒,与之前报道的稻曲病菌中发现的真菌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 RNA virus 1 (UvRV1)属于同一个种,将之命名为UvRVl strain GX-103.1 kb 的 dsRNA片段与已报道的异担子菌中真菌病毒Heterobasidion RNA virus 6 (HetRV6)等5种病毒属于未分类的病毒相似,将之命名为Ustilaginoidea virens RNA virus 4 (UvRV4)。UvRV4与真菌病毒双分病毒科有一定的相似性,又与植物病毒马铃薯Y病毒科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相似水平比较低。最后的5条dsRNA片段(1.8-,1.7-,1.6-,1.5-和1.2 kb)至少包含两种双分病毒。3.为确证稻曲病菌菌株中5.5 kb的dsRNA片段为病毒UvRV1 strain GX-1,和3.1kb为病毒UvRV4,研究随机分别选取17个含有5.5 kb的dsRNA片段的稻曲病菌菌株和3.1 kb,并用这些菌株中dsRNA片段用Northern杂交验证。结果显示,17个随机挑选的稻曲病菌菌株中11个菌株含有的5.5 kb dsRNA片段显示出病毒UvRV1 strain GX-1的探针杂交信号;13个菌株含有的3.1 kb dsRNA片段显示出病毒UvRV4的探针杂交信号。4.由于不能将稻曲病菌中dsRNA片段脱毒成功,研究将7个不同地理来源的dsRNA-free的菌株进行潮霉素标记,并将标记菌株与菌株GX-1对峙培养。通过调节对峙条件,在对峙20天后挑取受体菌株的不同区域的菌丝块能够将菌株GX-1中的4个真菌病毒分开,得到了同时含有UvRV1 strain GX-1和UvRV4的衍生菌株以及只含有UvRV4的衍生菌株。对这些衍生菌落生长速度和孢子产量进行测定,发现这些病毒对稻曲病菌的菌落生长和孢子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对这些菌株对水稻致病力的测试,发现菌株致病力变化较大。5.对稻曲病菌菌株HP-30中dsRNA片段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HP-30中含有两条dsRNA片段,分别编码病毒的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RdRp)和Coat protein (CP)。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该病毒属于双分病毒科中的一个新病毒,我们将之命名为Ustilaginoidea virens partitivirus 2 (UvPV2)。通过真菌病毒的水平传染实验,得到含有UvPV2的衍生菌株。对这些衍生菌落生长速度和孢子产量进行测定,发现UvPV2对寄主稻曲病菌没有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