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作为我国生态移民试点地区之一,“十二五”期间将对34.6万人实施异地生态移民搬迁安置模式,主要分为有土安置和无土安置两种安置模式。生态移民不同安置模式具体实施细则的不同可能会对生态移民主体(以下简称移民)的生计造成不同的影响,而移民的满意度作为移民对生态移民工作评估的一种主观态度的反映,体现了不同安置模式下移民的不同需求。因此,不同安置模式下生态移民的满意度比较对安置模式的选择起到决定性作用,是生态移民工程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本论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证分析方法对生态移民的两种安置模式——有土安置和无土安置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在生态移民安置模式和满意度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个人属性变量和情景变量两个角度构建生态移民满意度指标体系。其中个人属性变量包括移民家庭基本信息和个人基本信息等相关指标;情景变量包括生活条件、生产工作条件,政府和社会资本等六个方面。其次,选取17个有土移民安置点和2个无土移民安置点,分别对迁入区的640户移民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移民农户访谈、村干部访谈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访谈,收集数据和有关生态移民的信息。最后,通过对问卷中两种安置模式的各项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及分析,了解十二五期间生态移民安置模式对生态移民的满意度影响,为政府提高安置地公共物品供给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相关部门制定搬迁规划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