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天下之大业也。”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农村的经济状况、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目前农村经济文化之间发展不平衡,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还不同步。富了“钱袋子”还要富“脑瓜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成果是显著的,但仍然存在基层文化服务资源不足、供求对接不精准、文化人才断层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期许,必将极大缓解乡村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实现路径之一,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增强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重塑具有更高意义的乡村文化价值,为新时代乡村社会的发展筑起坚强的精神堡垒,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论文通过对笔者所生活乡村的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探寻当地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本文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本文相关的概念论述,包括乡村振兴战略、公共文化及乡村公共文化的概念阐述、内容、特点、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相关思想,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以山西省洪洞县Y村为个案,针对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状况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与访谈,通过分析总结及归纳问卷数据和访谈内容,对该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有了充分的认识,发现现今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公共文化建设基础薄弱、设施利用不合理、人才短缺、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此章节在本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四部分是原因分析。根据调查研究总结出的结论,主要从政府、农民、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资源三个维度出发,对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即提升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主要从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健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监管机制、打造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产品、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四个方面着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旨在促进乡村公共文化发展,满足广大乡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提高乡民的精神文化素质,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