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内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反思了我国政法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出政法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困境,并结合专业特色,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体系中的敬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有效培育政法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关于政法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相关概述,包括核心概念的界定、“双创”能力的体系构建、相关理论和政法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必要性分析。第二个部分是关于政法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现状的分析,包括培育取得的成效和能力面临的困境分析。政法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取得的成效主要包括:“双创”态度积极,创新意识突出,“双创”理论教育推动实践。政法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面临的主要困境包括:动机功利化、知行不一、创新思维难以转化出成果、集体观念淡化。第三个部分是关于政法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主要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五个方面展开。原因主要有:个人“双创”观念滞后;家庭缺乏支持;学校“双创”教育的产学研合作遇瓶颈;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政府对“双创”的公共服务平台不够完善。第四个部分是关于“双创”能力培育的路径思考。本文主要从四大培育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增强敬业心,提高创新创业的质量;提升实践能力,做到知行合一;促进创新思维成果转化,不断挑战自我;加强团队合作,培养团队责任意识的四大可能途径。总之,政法类高校要在“双创”教育中培养一批严谨专注有敬业心、知行合一有行动力、勇于挑战有创新思维、精诚合作有团队意识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高校教育必须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培育出符合时代需求的真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