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板磨削手术机器人磨削路径规划及柔顺控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3287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椎板减压术是常见的脊柱手术,医生手持磨钻去除患者病变处椎板以达到释放脊髓神经压力的目的。椎板磨削正是其中的关键操作,但手动磨削耗时长、操作难度大、风险系数高,对医生的经验水平和体能意志力有很高要求,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的发展为椎板磨削提供了新的途径。相比传统医生操作,机器人定位精度高、操作稳定且免疫辐射影响,其使用的CT医学图像经计算机增强处理、建模后可为机器人提供精确的手术路径规划,排除人工分析时可能受经验误导的风险。此外,为保证手术机器人与复杂环境交互的能力,其需要具备一定柔顺性。本文将对基于医学图像的机器人磨削路径规划、机器人柔顺力控包括术前摆位和术中自主磨削进行研究,并对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首先在课题组现有脊柱手术机器人结构特点基础上,建立起运动学模型,进一步推导其速度雅可比矩阵,为后续力/位控制提供数学模型基础,并通过联合仿真对运动学正确性进行验证。完成运动学标定后使用激光跟踪仪测量了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并对机器人各关节的驱动力传感器进行了分析测试,以保证机器人的运动精度和力感知能力满足后续研究要求。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的椎板磨削手术路径规划方法。使用水平集方法将原始图像中手术区域提取出来去除背景干扰。使用基于移动立方体的三维重建算法完成了脊椎骨的3D重建,用于三维空间导向规划。通过互动式的边界框对椎板模型表面进行采样,辅以中间层采样最终实现了椎板磨削路径规划。为保证手术机器人能适应复杂工作环境,其需要具备柔顺性,主要包括术前摆位和术中自主磨削功能。对手术机器人特点进行分析确定了合适的总体力控方案。对于术前零力拖拽,建立了基于速度调整的导纳模型用于运动控制,并对力传感器进行重力补偿。根据机器人运动状态估计操作者意图,通过模糊控制在线调整导纳参数,实现更柔顺的拖拽控制。对于磨削力控制,对磨削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对刀具两个方向的运动分别控制的方案。通过双层结构提高了模糊控制器的适应能力,实时调整磨削参数将磨削力稳定在合理范围。最后完成了手术机器人实验平台的搭建。对骨磨削力控制算法进行仿真以验证可行性。分别对零力拖拽控制和磨削力控制算法进行编程实现和现场实验。对比采用定参数和变参数导纳控制拖拽过程的交互力和速度,说明了模糊变参数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对比采用位置控制、单层模糊力控制和双层模糊力控制用于磨削过程时接触力的大小变化,验证了磨削力控制算法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相较于连续生产工艺,间歇生产过程的动态性、多样性、不确定性及人员依赖性等特点,使得间歇过程操作和控制难度增加,系统所面临的风险随之增加。只依赖DCS等设备来完成安全保护联锁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故安全仪表系统(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SIS)对于间歇装置具有重要意义。IEC61508/IEC61511等标准针对连续工艺装置提出了安全仪表系统(Safety Ins
模糊度的正确固定一直是GNSS高精度相对定位研究的热点问题,模糊度固定错误将会造成较大的定位误差,因此确保模糊度向量正确固定至关重要。可靠有效的模糊度确认方法是保证整周模糊度正确固定的先决条件,所以深入研究GNSS模糊度确认的可靠性,对满足高精度的应用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主要基于R-ratio检验的模糊度确认理论分析多系统相对定位中高高度角卫星(High Elevation An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通常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运动和非运动性症状。运动迟缓是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也是作为临床筛查和诊断的一个主要依据。目前,帕金森病的诊断监测主要依赖于医生的个人感觉和临床经验,具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性和个体差异性。因此,对PD患者的运动症状进行量化评估是PD诊疗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本文基于光学三维动作捕捉设
管柱式气液分离器(简称GLCC)在各个气液分离场合尤其是深海油气分离场合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有的结构改进研究中涉及到一种双入口结构GLCC,但研究很少且不深入,双入口结构有待更详细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三种双入口结构GLCC和一种单入口GLCC。运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将两种双入口结构GLCC的模拟结果与单入口GLCC对比,得出分离效果更优的双入口GLCC结构,并对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又根据分
当光波在大气中传播时,由于大气湍流的作用,其光束质量将会极大地恶化,严重限制不同激光工程系统的使用性能,甚至决定激光工程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因而研究激光大气传输湍流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除了用实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大气湍流,数值模拟也是研究湍流问题的有效手段。相位屏理论是处理随机介质对波传播影响的一种有效的近似方法,它被广泛的应用在许多实际问题中。本文以经典Oboukhov-Kolmogo
近年来,中越边境的越南边民非法入境务工、宗教极端势力人员非法出境、跨境拐卖妇女儿童、走私、中国公民非法出境赌博等问题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文章以红河州K县的实地调查为基础,对中越边境云南段K县的非法出入境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就目前中越边境云南段对非法出入境的管控方式及其存在问题、风险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国内一些对中越边境云南段非法出入境问题应当“有边严防”的相关学术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摆
脂肪酶(lipase,EC3.1.1.3),是一种在油水界面上,催化三酯酰甘油水解,释放更少酯键的甘油酯或甘油及脂肪酸的一类酶,它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中。它不只在脂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同时可催化多种酯的水解、合成及外消旋混合物的拆分。由于脂肪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优良的立体选择性,以及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在食品、皮革、医药和洗涤剂等许多工业领域中都对其有广泛的需求。随着非
目的:电压门控钠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是可兴奋细胞中动作电位快速上升的基础,也是调节细胞内离子浓度和影响信号传导途径的关键决定因素。迄今为止,已经认识到10种哺乳动物Na V亚型可形成VGSCs超家族。其中,Na V1.2对于动作电位沿主要在神经细胞和肌肉中发现的无髓轴突的传播至关重要。钙调蛋白(CaM)是许多真核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基本蛋白,是Ca2+结合
在一些工程系统中,通常采用冗余的方式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k/n(G)系统作为典型的冗余结构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系统中。众多学者已经对具有同种类型部件的k/n(G)系统可靠性进行了广泛地研究,但实际的系统往往存在不同类型的部件。本文基于k/n(G)系统,建立具有两种类型部件的(k1,k2)/n(G)系统可靠性数学模型,考虑修理工休假策略和部件的重试特性,并对模型的一些主要可靠性指标进行分析和计算。
秸秆还田是秸秆资源化利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秸秆在自然条件下腐解缓慢易造成诸如作物产量下降、病虫害增加等问题,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前人尝试通过添加腐秆剂促进还田秸秆快速腐解,然而腐秆剂的田间应用效果并不稳定。探明外源腐秆菌对还田秸秆降解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将有助于腐秆剂田间应用推广,提高还田秸秆利用率。本研究采用微宇宙的方法,结合GFP(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