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管放置与否的系统评价

来源 :西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O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西藏地区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放置引流管与不放置引流管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出血量、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HB)变化、红细胞压积(HCT)变化、患膝膝关节的肿胀程度、患膝膝关节的局部疼痛程度、患膝膝关节的功能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患膝膝关节关节腔内放置引流管的临床意义及其安全性,为西藏地区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引流问题提供一些新的参考,从而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2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患者41例,41例患者的手术均由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一位高年资、经验丰富的主任医生完成,根据围手术期不同的处理方式,术后是否在关节腔内放置引流管,将两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引流组与非引流组,引流组患者术后48小时拔除引流管。其中引流组共20例患者,16例女性患者,4例男性患者;非引流组共21例患者,18例女性患者,3例男性患者。做好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处理,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记录两组患者住院天数;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d、3d、7d红细胞压积(HCT)及血红蛋白(HB)的变化,并计算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总失血量,记录两组患者的输血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d患膝膝关节活动度(ROM);记录两组患者患膝术前及术后1d 3d 7d疼痛目测类比评分(VAS评分)、术前及术后7d KS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膝关节功能情况;术前测量并记录患肢髌骨上极上方3cm处大腿周径,术后48小时拔除引流管,再次记录髌骨上极上方3cm水平大腿周径,将术前髌骨上极3cm水平大腿周径与术后该水平周径做对比,所得差值用于评价术后患膝膝关节的肿胀程度;两组患者术后7d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记录两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并观察患者术后膝关节切口的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整理以上相关数据,并使用spss 2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纳入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共41例,其中引流组共20例患者,16例女性患者,4例男性患者;非引流组中共21例患者,18例女性患者,3例男性患者。引流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7.95±6.53岁,非引流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9.76±9.26岁;引流组患者平均身高为163.55±6.76cm,非引流组患者平均身高为160.95±6.70cm;引流组患者平均体重为63.80±6.96kg,非引流组患者平均体重为61.90±8.06kg,两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引流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HB)136.75±7.99g/L,术前红细胞压积(HCT)40.55±2.19%,术前膝关节活动度(ROM)87.00±4.05度,术前KSS评分50.25±2.12分,术前VAS评分5.45±0.99分,非引流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HB)136.52±9.43g/L,术前红细胞压积(HCT)40.52±2.25%,术前膝关节活动度(ROM)87.90±4.28度,术前KSS评分49.38±1.96分,术前VAS评分5.43±1.12分,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HB)、术前红细胞压积(HCT)、术前膝关节活动度(ROM)、术前KSS评分、术前V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引流组患者住院时间25.80±5.73天,非引流组患者住院时间25.38±6.31天,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引流组患者术后1d血红蛋白(HB)106.30±10.18g/L,术后3d血红蛋白(HB)95.55±9.05g/L,术后7d血红蛋白(HB)88.95±9.57g/L,非引流组患者术后1d血红蛋白(HB)126.14±8.24g/L,术后3d血红蛋白(HB)112.76±7.57g/L,术后7d血红蛋白(HB)102.43±5.94g/L,两组患者置换术后1d、3d、7d血红蛋白(HB)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引流组患者术后1d红细胞压积(HCT)29.55±2.74%,术后3d红细胞压积(HCT)28.15±2.25%,术后7d红细胞压积(HCT)28.65±1.42%,总失血量1389.79±336.57ml;非引流组患者术后1d红细胞压积(HCT)33.10±2.30%,术后3d红细胞压积(HCT)32.95±2.29%,术后7d红细胞压积(HCT)31.86±2.44%,总失血量1148.32±211.68ml,两组患者术后1d 3d 7d红细胞压积(HCT)及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非引流组无患者输血,引流组有4例输血,非引流组输血率明显低于引流组。6、引流组患者术后1d VAS评分4.85±0.99分,术后3d VAS评分2.80±0.95分,术后7d VAS评分1.65±0.67分;非引流组患者术后1d VAS评分4.24±0.94分,术后3d VAS评分3.14±1.15分,术后7d VAS评分1.86±0.79分,两组患者术后1d、3d、7d 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7、引流组患者术后7d膝关节活动度(ROM)102.20±4.70度,术后7d KSS评分85.05±3.93分;非引流组患者术后7d膝关节活动度(ROM)102.52±5.46度,术后7d KSS评分83.71±5.78分,两组患者术后7d膝关节活动度(ROM)、术后7d K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8、引流组患者术前及术后髌骨上缘大腿周径的差值2.80±0.98cm,非引流组患者术前及术后髌骨上缘大腿周径的差值2.95±0.96cm,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髌骨上缘大腿周径的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9、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中引流组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2例发生切口感染,非引流组中也是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2例发生切口感染,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藏地区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随着手术设备更加先进化,医生术中操作更加精细,术中切口良好止血,围手术期氨甲环酸的应用,术后膝关节持续冰敷等措施,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引流组与非引流组在术后疼痛、膝关节肿胀程度、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膝关节KSS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引流组反而术后血红蛋白(HB)、术后红细胞压机(HCT)较非引流组低,总出血量较引流组高。本研究发现,与术后不放置引流相比,放置引流并无明显优势。因此,在西藏地区以后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可以考虑不放置引流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 phalograma,aEEG)对高原地区危重儿童急性脑损伤预后的早期评价,以寻求一种更适合高原地区PICU的脑功能监测手段。方法: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从2019年6月-2020年10月诊治的83例急性脑损伤患儿作为本次研
目的:通过收集并筛选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单医疗中心的神经外科收治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这些患者均接受住院手术治疗。通过神经外科常用的术后GOS评分(1分~5分),从低到高分别代表患者预后越来越好。将评分为1分~2分的病人分为预后不良组,评分在3分~5分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通过对两组病人的入院基本数据、病史采集、实验室的检验结果和影像学的资料进行分析。从分
背景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孕产妇以世居藏族农牧民为主,整体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生活方式与内地平原地区有着显著的差异。由于民族政策和生育政策的不同,藏族产妇高龄和多产的特点与内地差异尤为显著。西藏农牧区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其地区的妇女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导致该地区藏族妇女产前检查不规范以及产妇的依从性较差,故藏族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因此,了解藏族高龄多产产妇的危险因素,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从而改
目的了解分析前列腺增生患者(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引起的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变,对BPH患者术前尿动力学参数进行量化评估。方法根据患者典型的前列腺增生临床症状、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B超、残余尿量、IPSS、血清PSA确诊为BPH,对45例BPH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分析,分为膀胱充盈时压力和流率的同步测量,根据BPH患者检测结果分析尿流动力学特点,将
高海拔地区典型的气候条件是气温低、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常年的低温条件和较大的昼夜温差使得高海拔地区的沥青路面持续受到较大的温度应力,产生大量的路表温缩裂缝。车辆荷载的作用会使得裂缝进一步扩展,进而引发其他严重病害,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通行功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对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温度-车辆荷载综合作用下的开裂分析和进行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沥青路面开裂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层间拉应力和剪应力来判断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西藏不同海拔居住人群进行健康调查,对西藏不同海拔地区人群常见的各种慢性高原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肺动脉高压、高原血压异常)进行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并比较海拔及其他因素与各慢性高原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在选定海拔高度的地区西藏拉萨市林周县旁多乡(海拔4000米)、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涅如麦乡(海拔4500米),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所属当地居民年龄≥15岁的人群
随着我国进入知识产权创造大国的新发展阶段,企业愈发重视对自主创新成果的研发和保护。专利服务对于提高企业技术研发起点、保护创新成果具有重要作用。企业以往选择与高校、科研院所或技术联盟等外部伙伴,依靠持续的、高昂的研发投入开展合作创新的模式,在获取关键创新资源弥补自身能力不足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如专利权属纠纷、创新成果前瞻性不足的问题。在创新系统日益复杂的形势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整合已有资源降低研发成本、
随着环境变化愈加难以预料,组织创新逐渐成为推动企业持续成长的主要动力,而产生创新成果的过程离不开组织中核心知识的传承和利用。从中国传统技艺的传承性创新实践来看,作为传统美德,“父子有亲”的关系规则普遍存在于日常交往中,代际成员传承并遵循“父子有亲”的关系规则,有利于在人情关怀中激发共通性情感状态,促进“日用而不知”的隐性知识传递,从而推动“情理之中”的知识传承。进一步地,在技艺性知识传承的基础上,
目的:通过探索高原地区生活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典型临床表现来寻找发生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预防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临床指导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1月西藏地区及北京地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体检中心健康人群资料,分为高原组和平原组,再依次分别分为患病实验组及健康对照组。A1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56例,A2组健康人群60例,B1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治理理念使得我们长期受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诸多问题的困扰。由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使得损害担责原则成了空谈,且“企业违法、政府买单”的局面依然大量存在,生态环境损害得不到及时有效、充分的救济。随着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发展及其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确立,为追究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责任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