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作为新兴城市大型公共建筑群,建设规模大、产业聚集程度高、按生产力布局,其生产活动(零部件、产成品物流)和人员出行活动共同对城市交通需求结构产生影响。论文基于时空棱镜法对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交通影响分析与仿真评价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研究意义。首先,论文从交通影响范围确定、交通需求预测方法、仿真技术在交通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国内外同类研究综述;梳理了针对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交通影响评价体系及其要求。其次,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是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重要决策问题之一,本文引入新的研究视角——基于时空棱镜法建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第一,分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人员出行和货物运输的交通行为特征,包括出行链特征、时空约束和时空路径等内容;第二,研究交通影响范围与潜在路径范围的内在联系,剖析了交通影响范围的形成机理,建立了潜在路径范围的求解模型;第三,按照确定的修正原则,将修正的潜在路径范围的交集作为拟建项目的交通影响范围。同时,建立面向对象改进的、适用性强的预测模型是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另一重要决策问题。本文综合考虑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生产区位影响及混合交通特性,在传统“四阶段”法基础上,兼顾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思想,提出改进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具体步骤为:(1)分别给出了园区人员出行交通量的计算方法和生产需求诱增的交通量估计方法来获得总交通量;(2)分析了该类园区货物和人员出行分布特征,建立了交通小区的出行分布矩阵;(3)运用概率模型原理予以求解,兼顾交通影响评价限额要求和网络容量均衡原理,提出了基于“路径—转向—路段”关系的交通量分配模型。该方法反映了生产区位和混合交通特性对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交通影响评价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交通需求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最后,结合某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建设项目S”,将所完善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交通影响分析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依据对拟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按照本文的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和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确定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范围,并预测其交通需求。在此基础上,运用离散事件仿真建模方法以及仿真工具Anylogic,按照缓慢增长、平稳增长、快速增长三种仿真情景建立了路段和交叉口仿真模型;根据仿真模型输出的仿真结果,分析与评价拟建项目对周边交通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和方案。综上研究过程,借助于仿真建模方法与仿真情景设计,提高了交通影响评价结论的可信度和科学性,为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奠定了实验数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