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政府初期的美国对台政策与中美缓和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_h0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克松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出现了举世瞩目的变化,这一变化打破了中美两国长期敌对的坚冰,为世界和平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本文主要分析了在中美缓和这一大背景下美国对台政策的转变过程和引起政策转变的动因,以及在这一时期各个阶段美国对台政策的所呈现出的特点。文章依据的是2006年9月25日,美国国务院公布的电子版《美国对外关系文件,1969-1976,E-13卷,中国档案,1969-1972》(ForeignRelationsoftheUnitedStates,1969—1976,VolumeE-13,DocumentsonChina,1969-1972)和2006年8月31日公布的《美国对外关系政策文件,第17卷,中国,1969-1972》(ForeignRelationsoftheUnitedStates,1969-1976,VolumeⅩⅦ,China,1969-1972),把这一时期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来叙述:第一阶段,美国试探性地同中国发展关系,基本上是瞒着台湾进行的,但仍然强调同台湾的“友好关系”。第二阶段,中美通过秘密渠道和大使级会谈,双方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美国对台湾的态度转向回避和冷落。第三阶段,基辛格和尼克松相继访华,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中美关系的坚冰至此被真正打破,台湾提出抗议,美国对台采取不提及“防御条约”,要求台湾保持沉默的态度,并且在法理上承认了一个中国的事实。至此,美国基本上否定台湾拥有独立的主权地位。这三个阶段构成了美国从“台湾地位未定论”到“一个中国”的政策转变过程,基本上反映了尼克松政府初期对台政策演变的脉络。   正文部分共四章。第一章分为三个部分,从宏观的层面对美国对台政策的历史演变和主要政策特点及动因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回顾了二战结束后到六十年代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对台政策的发展历史和重要特点。第二部分主要从地缘、经济和政治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美国在台湾的利益,进一步揭示了台湾对美国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从国内和国外两个层面分析了影响美国对台政策的因素。国内层面主要是总统、国会和国务院的各地区司以及国内媒体和大众舆论;国际层面则主要是国际格局和美国在全球和亚太地区的安全战略。   本文的第二、三、四章以时间为顺序,以中美缓和为大背景,考察了尼克松政府初期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过程。第二章主要考察了尼克松在上台第一年面对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反战情绪高涨,国外冷战态势严峻,越战迟迟不能结束的情况下,如何在基辛格的辅佐下开始试探性地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包括通过NSSM-14文件提出“减少对中国的孤立和冲突”和美国单方面采取行动停止美国军舰在台湾海峡的定期巡逻等。这时期美国对台政策的重点是控制台湾军事力量,防止台湾反攻大陆,维持台湾现状,在相对稳定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中美之间的接触。   第三章主要分析了从1970年到1971年间,随着尼克松政府进一步加强同中国关系的改善,美国在对台政策方面遭遇了不可避免的两难困境。一方面,美国希望能够继续维持同台湾的关系现状,依然对台湾给予军事上的支持;另一方面,美国通过两次华沙大使级会谈和后来的基辛格的两次秘密访华,为中美领导人的正式接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这样的气氛中,美国不得不持续减少对台湾的援助,以期能够在同中国改善关系的过程中作出友好的姿态。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基辛格先后两次访华,美国对台政策成功地从“保住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过渡到“不支持‘两个中国’”直至“公开承认‘一个中国’”。这一时期美国对台政策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促进中美关系缓和的步伐,与此同时,美国也意识到在第26届联大上,台湾没有保住联合国席位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与其图嘴上痛快声称台湾不属于中国,不如顺势而动,承认“一个中国”。   第四章从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两国签定的《上海联合公报》入手,用文本解读的方法着重分析上海公报中有关台湾问题的内容。通过中美双方文本的比较,分析尼克松政府在对台政策上较之前任的明显进步之处,同时也指出了中美双方文本的差异和美方对台政策中一些固守不变的内容。   尼克松政府初期的美国对台政策与以往的美国对台政策相比,有其政策的一贯性,但更多的是变化。尼克松政府初期的美国对台政策主要目的是既要保持同台湾的“传统友谊”和防御义务,在最大能力范围内维持台湾的现有状态和国际地位不变;又要逐步减少对台湾的军事援助,减轻美国的负担;在试图打开中美关系时,尽量避免在台湾问题上放弃过多,但还要保证能够不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在这一组相互矛盾的政策目标影响下,尼克松政府的美国对台政策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首先,美国对台湾很少提及中美之间的外交往来。其次,美国对台湾的国际地位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说法。再次,美国开始意识到中美关系远比美台关系重要,因此在制订对台政策时,总是先考虑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最后,美国减少各方面对台湾的援助,控制台湾的军事力量,力图维持台海稳定。总的来说,尼克松初期的美国对台政策是美国在中美缓和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和实施从此改变了美国孤立中国的历史,打破了两大阵营长期的对立状态,开启了国际关系史上的新格局。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食品安全权是公民获取无毒、无害、营养的食物,以保障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种权利。国际社会将食品安全权作为重要的人权予以立法保护。我国在立法领域尚未出现对食品安全权的直接立法。但公民能依据《食品安全法》、《侵权责任法》等对自身食品安全权进行维护。职能部门则能依据涉及食品安全权的法律法规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以保障公民的食品安全权。因此,从法学的角度,有必要对消费者食品安全权权利本身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分
龙江四季,四季缤纷,季季精彩!春有大地复苏,冰排竞奔,候鸟北归;夏有茫茫大泽,绿草如茵,渔舟唱晚;秋有斑斓山色,五色缤纷,大地铺锦;冬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世界玲珑,黑龙江和
本文介绍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应用HC-06蓝牙模块,SIM808模块(GSM,GPS)进行新型智能防盗锁的研究与设计方案.阐述了HC-06蓝牙模块,SIM808模块(GSM,GPS)智能防盗锁的工作原理,实现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生本课堂中,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成长,不断地积累经验,有意识地训练应变能力,才有可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让自己的课堂更精彩。 Students in this class, teachers
自1848年美国第一个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创立至今,衍生品市场已经有了160多年的历史。而纵观这16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能清晰的认识到它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就像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日益相互依赖的时代,在这个日益相互依赖的世界里,人类会面临很多需要整个人类社会共同应对的全球性问题,跨国环境问题是一个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哪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往往都离不开课堂的小组讨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