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竹枝词的发展演变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226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清竹枝词的来龙去脉及其发展演变的轨迹,揭示各时期文人竹枝词在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的特点,笔者在阅读前人及今人论述竹枝词的著作、论文的基础上,以两万多首文人竹枝词作品为素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在关于竹枝词产生的年代、地域、命名依据及形式属性等前人涉及过的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涉足于前人未研究过的领域,阐明了竹枝词从唐代至近代的变化轨迹及各时期的特点,最后对广州地区竹枝词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民间竹枝词的发源地在巴楚一带,隋朝时已盛行;文人竹枝词由模仿民间竹枝词发展变化而来;“竹枝词”的名称最有可能与“湘妃竹”的故事有关;竹枝词是诗而不是词。文人竹枝词从唐代发展到近代,题材由窄而宽而最终以专门咏风土、讽时尚、议时政为主;形式由七言四句、七言二句而增加了五言四句、七言八句及六言四句,却一直以七言四句为主流;格律由宽而严又回归宽松自由;风格由悲苦为主而变为丰富多样又变为轻快幽默为主;创作规模由小而大,至明清而浩大,清代以后则进入衰落期,作者零星,作品寥寥,不成气候。唐宋文人竹枝词以写巴楚两地最多,元明时则写吴楚两地最多,清代和民国创作重心南移至粤。
其他文献
插科打诨是一种艺术手法,也是一种喜剧精神的体现。它来源于人的达观自信和对生活的艺术化处理,以艺术之“轻”去消解生活之“重”。元杂剧科诨艺术之精神渊源,乃植根于中国文化
论文着眼于宗白华美学的形上层次,认为其美学的形上感型是生命节奏.它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范畴,论文主要探讨了它的主要内涵和它对理解和体悟宗白华美学所带来的无比的契合
现代女性作家的产主与创作同中国社会、时代具有密切联系,同中国妇女解放的历程、女性意识的发现和提升具有密切联系。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随着个体意识的觉醒,女性意识也开始悄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金代忻州秀容人。  遗山在中国文学理论上的建功,主要是平息当时文囿之纷争,示后学以津梁,开拓文学之坦途。因此,这些理论的发抒,也就呈现了强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保定是农业大市,辖25个县(市、区),人口10
本文通过15、16世纪朝鲜对音资料来考察15、16世纪以北京音为基础的北方官话的面貌。  本文共分为6章,现简要介绍如下:  第1章为绪论,说明研究方法及目的、研究资料、以往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学生的兴趣对其学习和活动的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阶段,高一、二年级学生体育兴趣的
饮酒生活与诗歌创作的关系,早已为人确认。一个时代的饮酒生活、心态是一个时代社会生活与心理的反映,决定了一个时代酒诗创作的发展方向、文化内涵、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特点,这
许地山的创作显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少有的、重建人的精神价值的努力。这一点使许地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最具特色的作家之一。本文立足于现代文学的人文精神——价值关怀这一角
2015年12月25日,习主席亲自敲击键盘,通过解放军报微博微信发布平台,向全军官兵祝贺新年,勉励大家践行强军目标,有效履行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条情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