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重力坝体型优化及施工期温度场应力场仿真分析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zlw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腹重力坝因其具有减小扬压力、降低混凝土工程量、利于施工期散热等优点被国内外广泛采用。然而,该坝型的相关研究仍有不足之处。首先,空腹重力坝的优化设计仍处在方案比选阶段,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其次,其便于散热的特点始终未得到重视,施工过程仿真分析也一直处于空白。而近年来,碾压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种施工技术应用于空腹重力坝已成为必然趋势。所以本文以碾压混凝土空腹重力坝作为研究对象,借助ANSYS软件平台,综合考虑温度、碾压混凝土施工特点等影响因素。一方面提出了空腹重力坝的最优结构形式,另一方面通过施工过程热-应力耦合场仿真分析,探索了利用空腹散热的实际效果。论文共分为5个章节,从理论到实践展开研究论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框架进行整合。第二章为仿真分析理论综述。第三章基于空腹重力坝复杂多样的腹孔形式,建立能够完整表达各典型断面的优化数学模型,借助ANSYS优化模块对腹孔结构各参数进行一次性优化,确定最优的断面类型和结构尺寸;第四章基于优化断面进行施工过程模拟,耦合温度与应力场,以相同条件下实体重力坝作为参照,比较了空腹重力坝相比实体重力坝的散热效果,得到了施工期不同空腹温度条件下坝体温度场变化规律;第五章为结论,对本文研究成果进行提炼总结。主要成果如下:(1)应用ANSYS优化模块对空腹重力坝典型断面(城门洞型、扇形、上下游斜墙均向上游倾斜型)进行优化。针对空腹重力坝与坝基接触面积小且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特点,在优化过程中,采用热固耦合法和接触单元法分析温度荷载及坝体抗滑稳定问题。结果表明,上下游斜墙均向上游倾斜型的布局使空腹走向与坝体内部合力方向相同,从而显著的改善了空腹周围的应力条件;且由于空腹重力坝与基岩面的接触面积较小,寻优过程中不宜减小坝底长度,应将增大空腹高度作为减小工程量的主要手段。经优化,断面面积减少约13.6%,优化断面上下游斜墙与水平面夹角72~76度。以相同的优化过程,设置5种类型的基岩参数,得到不同坝基条件下优化断面的控制条件及变化规律,为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坝体断面尺寸比选提供参考。在优化结果的基础上,将空腔替换为填渣开展进一步的优化,结果表明:填渣结构不仅能够为施工提供极大地便利,其对坝体抗滑稳定状态的提升作用可以使空腹重力坝优化断面面积进一步减小。(2)根据实际工程资料,对采用优化后截面的坝体进行施工全过程仿真计算,综合考虑外界气温和坝体分层等因素,运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法模拟施工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以控制空腹内温度作为温控措施,设置不同方案,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各方案间的差别及对坝体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空腹重力坝施工完成时内部最高温度28.88度,相比实体重力坝下降5.56度,内外温差降低约40%。完建期实体坝最大拉应力0.613Mpa,空腹坝0.354Mpa,下降0.259Mpa。空腹坝由于散热性能好,产生的内部温升低,且与基岩接触面积较小,建设期的温度应力状态较实体重力坝更为理想。但空腹重力坝拉应力主要出现在空腹顶拱处,在实际工程中应通过配筋等工程措施进行加强处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一、建立了包含多种典型断面的空腹重力坝通用数学优化模型,在优化过程中考虑温度荷载和坝体与基岩的接触问题,并对施工过程中采用了空腹填渣技术的坝体进行了结构分析。二、分析总结了空腹重力坝便于混凝土散热特点的实际效果,并首次提出利用空腹结构散热作为坝体的温控措施。
其他文献
传统的新老混凝土粘结施工时首先需要清除混凝土的碳化层,而清除碳化混凝土的工作非常费时、费工,严重影响了修补工程的施工进度。如在没有清除混凝土碳化层的基础上,直接对病老混凝土进行修补,就能节约大量人力物力。此时就需要研究碳化混凝土与新混凝土粘结的问题,本文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高抗渗修补混凝土的配制。共设计八种混凝土配合比方案。通过测试其力学与耐久性能,从中选出强度满足要求、抗渗性能与防碳化性能较
钢筋混凝土结构向来以经久耐用而著称,但在应用过程中常因各种因素而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这就需要对受损的建筑物进行维修、改造和
近年来风电事业发展迅速,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风力发电机组作为一种新型高耸建筑物,其荷
泄水建筑物是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其宣泄洪水时,由于水流脉动压力作用,常常会发生结构的振动,即流激振动。在当今的泄水建筑物中,流量大、流速高及结构趋向轻型化
随着大坝建设的高速发展,在深厚复杂坝基上建设高坝已成为现实,深厚复杂坝基由于地质条件差,其不良的地基条件给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困难,修建高土石坝工程时,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