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表明,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血凝素(HA)与宿主细胞表面唾液酸糖链受体进行特异性的结合。人流感病毒HA主要通过识别并结合SA α2-6Gal的糖链受体,而禽流感病毒HA主要识别并结合SA α2-3Gal的糖链受体。已有研究报道,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含有着SA α2-6Gal糖链末端结构和少量的SAα2-3Gal糖链末端结构。唾液中含有丰富的糖蛋白,它们具有抗菌、抗病毒以及润滑口腔等作用。近年来有研究显示,疾病的发生涉及到了唾液糖蛋白糖链结构的改变。唾液是防止呼吸道病毒进入人体的首要防线。其中,唾液中的糖蛋白糖链末端结构在抵御病毒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可以与病毒特异性的结合而达到防御目的。本实验室研究发现,健康志愿者中,老年人与儿童、年轻人相比较,老年人具有更强抵抗流感的能力。其主要分子机制之一,是由于老年人唾液与儿童、年轻人唾液相比较,具有更多的SAα2-3/SA α2-6Gal糖链末端结构。这些糖链末端结构可以结合更多的流感病毒血凝素(HA)。但流感爆发时,临床上发现患者多为患有慢性疾病老年人?其原因是慢性疾病破坏了老年人的免疫系统,使其抵抗力降低。除此原因外,是否有其他生理或病理的因素导致老年人更易感流感病毒?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是常见的几种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患有这几种慢性疾病的人群是否更易感流感病毒?感染的特性又是什么?这是本课题的立题依据,也是公共卫生领域亟需解决的一些问题。方法:首先,收集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唾液样本,然后通过凝集素芯片技术,对识别SAα2-6Gal糖链末端结构的凝集素SNA和识别SAα2-3Gal糖链末端结构MAL-II所对应的的荧光信号值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得到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唾液中SAα2-6Gal和SAα2-3Gal糖蛋白糖链末端结构表达水平的差异性。随后,利用印记技术,将凝集素SNA、MAL-Ⅱ和鸡源H5N1流感病毒、鸭源H5N1流感病毒、鸡源H9N2流感病毒以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分别与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唾液样本进行印记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对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与流感病毒易感性关联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应用凝集素芯片技术,对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唾液进行检测,分析其中唾液酸化糖蛋白糖链结构表达水平变化的情况。通过分析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样本的荧光信号值,并将结果与健康志愿者唾液样本荧光信号值进行比对,从而得出比值Ratio值。结果显示,在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唾液样本中,凝集素MAL-Ⅱ对应的Ratio值分别为0.423、0.437和0.479。因此,MAL-II所识别的SAα2-3Gal糖链末端结构在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唾液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在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唾液中,凝集素SNA对应的Ratio值分别为2.294、1.409和1.336,因此,其所识别的SAα2-6Gal糖链末端结构在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唾液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2.应用印记技术,将鸡源H5N1流感病毒、鸭源H5N1流感病毒和鸡源H9N2流感病毒,分别与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唾液样本相结合。通过三种禽流感病毒与唾液糖蛋白结合的印记条带,可以明显观察到:鸭源H5N1流感病毒、鸡源H5N1流感病毒和鸡源H9N2流感病毒与乙肝、肝硬化以及肝癌患者的唾液糖蛋白的结合能力明显要弱于与健康志愿者的结合能力。并将其结果与凝集素MAL-Ⅱ与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唾液糖蛋白结合的印记条带作对比,发现三种禽流感病毒的印迹条带与其保持一致。说明在乙肝、肝硬化以及肝癌患者唾液糖蛋白中,禽流感病毒HA特异性识别、结合的的SAα2-3Gal糖链末端结构表达水平较低。而凝集素SNA与乙肝、肝硬化以及肝癌患者唾液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与健康志愿者的结合能力,说明在乙肝、肝硬化以及肝癌患者唾液蛋白中,人流感病毒表面HA特异识别、结合的SAα2-6Gal糖链末端结构表达水平较高。同时,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2009),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断,同时识别禽流感病毒糖链受体和人流感病毒糖链受体)与四种唾液蛋白样本的结合能力无显著性差异。因此结果表明,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属于禽流感病毒易感人群,易感禽流感;对人流感病毒有正常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