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椎管内麻醉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皖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csle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剖宫产椎管内麻醉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麻醉科行剖宫产的单胎健康产妇171名,根据剖宫产低血压临床调查表对产妇基本信息和各项化验检查结果进行记录整理。低血压定义为产妇在麻醉结束到胎儿娩出这段时间,出现收缩压<90mmHg或平均动脉压降低≥20mmHg的为低血压组(H组),其余定义为无低血压组(N组),对所有纳入研究的产妇年龄、基础心率和收缩压、妊娠前及孕晚期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加值、产妇宫高与腹围、孕周、产次,麻醉方法、穿刺间隙、术前禁食时间、麻醉前补液量,胎儿超声示双顶径(BPD)、胎儿股骨长度(FL)、新生儿体重,合并产妇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21项因素进行低血压发生的相关性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二分类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剖宫产椎管内麻醉低血压发生率的预测模型,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剖宫产椎管内麻醉发生低血压79例,发生率为46.2%。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产妇(P=0.069)、孕妇基础心率(P=0.001)、孕期增加体重值(P=0.046)、孕前体重指数(P=0.008)和麻醉方法(P=0.024)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晚期体重指数、产妇宫高与腹围、孕周、产次,穿刺间隙、术前禁食时间、麻醉前补液量,胎儿超声示双顶径(BPD)、胎儿股骨长度(FL)、新生儿体重,合并产妇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心率(P=0.001)、孕期增加体重值(P=0.030)、孕前BMI(P=0.007)是低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Logistic回归模型为:Y=-6.802+0.039×基础心率+0.189×妊娠前BMI-0.080×孕期增长体重,模型预测剖宫产椎管内麻醉低血压发生率的敏感性85.5%,特异性49.4%,AUC=0.711,95%可信区间为0.633-0.789。结论剖宫产椎管内麻醉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以基础心率、妊娠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加值建立的预测模型,对临床预测剖宫产低血压发生有一定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为了论证什么是教育社会化,首先把教育社会化同教育国家化、教育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教育大众化进行区分、接着从教育社会化不是学校消亡论、不等于教育产业化、不是否
"十二五"规划对我国交通运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交通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实现自身效益增长的前提下,又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二五"规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壳聚糖硫酸盐为酯化反应催化剂合成乙酸正丁酯。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等因素对酯化
针对使用不同协议和不同波特率的CAN总线网络,本文以STM32F103单片机为主控制器,设计了一种监测CAN总线多种现场状态的分析仪。STM32F103通过外接CAN接收器TJA1050与CAN总线
在综合考虑树脂黏度、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的基础上 ,开发了适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火箭发动机壳体湿法缠绕成型工艺用耐高温和韧性环氧树脂基体。用差示扫描式量热法 (DSC)、傅
介绍了国内外壳聚糖降解制备低聚壳聚糖的主要方法 ,并对H2 O2 氧化降解制备低聚糖进行了正交实验 ,探讨了该降解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对降解产物的影响
<正> 一、引言高温炉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而且教学和科研对炉温控制精度有比较高的要求。我校金工实验室所用的箱式电阻炉一直在使用XCT-101型动圈二
总结2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护理,监测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和凝血指标,密切观察出血征象和患肢血运,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