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通络胶囊对老年下肢骨折术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in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血液高凝状态是止血、凝血和抗凝血系统功能的紊乱,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病理过程,容易导致血栓的多种血液学改变。老年人在发生下肢骨折后,由于制动卧床,血流淤滞,组织损伤和各种凝血因子的释放,血液较年轻人更容易处于高凝状态,加上骨折可能会引起内膜损伤和疼痛应激,以及炎症反应等激活凝血系统,使血液常呈高凝状态。现通过中成药的活血化瘀、消肿、益气等作用,降低患者的高血凝状态,从而达到预防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生的目的。  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期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骨科老年下肢骨折(包括股骨干骨折、股骨近端/远端骨折、胫骨平台及胫腓骨骨折,髋部骨折)患者,入院行手术后即查血浆D-二聚体<500ug/L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每组20例(n=20);其中空白组:在术后当天即予预防感染、补液、指导功能锻炼等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在空白组基础上加用磷酸川芎嗪片2片口服,每天三次;实验组:在空白组的基础上加用补气通络胶囊4粒口服,每天三次。治疗期为7天,观察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情况,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患者D-二聚体(ug/L),术后第1天分别为1317.65±183.87、1327.65±216.79、130.15±226.62,治疗后均有下降,至第7天,下降为357.80±27.88、448.85±25.25、641.45±25.62;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组及对照组与空白组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2)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患者术后PLT(×109/L)均有增加,术后第1天时分别为206.70±31.34、207.80±32.76、216.05±34.11;至第7天达到272.50±30.17、286.38±27.18、343.7±27.23,实验组及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P<0.01。  (3)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患者术后第1天,纤维蛋白原(g/L)分别为4.47±0.29、4.42±0.23、4.47±0.27,治疗后均有下降,至第7天,下降为3.63±0.26、3.81±0.22、4.21±0.27;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组及对照组与空白组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4)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患者术后第1天,凝血酶原时间(秒)分别为12.20±0.28、12.27±0.29、12.22±0.29,治疗后均有下降,至第7天,下降为11.58±0.28、11.68±0.22、12.06±0.27;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组及对照组与空白组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老年患者发生下肢骨折后的凝血机制障碍的变化,多呈现出血液高凝状态,根据我医院治伤名方改良的补气通络胶囊可明显降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的D-二聚体,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减少DVT的发生率。在6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中,补气通络胶囊对减少血液高凝状态的指标明显优于空白组,接近于川芎嗪组。补气通络胶囊在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的同时兼有益气活血的作用,使用中无明显的出血等不良反应,对患者术后干扰少,特别适用于骨折术后早期高凝状态的治疗。结合相关文献可推测该药的功效可能与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改善微循环、保护患者心脑功能等作用有关。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主体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极大影响着小学生语言发展与语文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风格等也都会从教学语言的具体运用上体现出来。我们必须抓住语文学科的特性,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逐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把握和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教师的课堂用语很大程度地带有一定的个性特点。一般说来,性格豪爽的老师语言有力、简洁,“请说”“
期刊
关于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基础,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最基础的阶段。搞好识字教学有助于孩子自主读书,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识字能力,通过识字教学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所以,《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生字的读写教学,把它作为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质量呢?我从教坛生涯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明确目标,这是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前提。  
期刊
目的:探讨“脂肝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选择性自噬及其碎片降解机制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适应性喂养1周后的80只SD大鼠,随机分出10只8W空白组(第8周末处死)及10只12W空白组(第12周末处死)作为两个阶段的正常对照组,始终予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60只以高脂饲料建立大鼠模型:高脂饲料喂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不在表达心意、交流情感、传达信息,可见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新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把“口语交际”纳入了教学内容,并明确规定: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体现了对语文教育功能的全面理解、对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要理解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理念。   一、以教材为依据,挖掘教材的训练因素。   1、借助插图,想象“说”。“图画是鼓励学
期刊
【摘要】新课改推广的这几年让我们越发认清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社会在发展,对新一代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 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所以,从小学就开始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作为小学的基本学科——语文科目,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更是责无旁贷。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综合能力    教育发展的趋势要求我们中小学教育模式应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素质
期刊
【摘要】新课程教育改革给每个教师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作为课程实施者——教师,能否在教育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行为上进行改革,是新课改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教师语文教学    通过新课改的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我认识到,新的课程改革要转变教育观念、模式、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追求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对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适应未来教育形势的挑战。   一、教育教学观的
期刊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话语文课堂里常有耳闻。分组朗读,全班齐读,教师范读,播放朗读录音,是语文课里最常见的教学方式。如何提高朗读训练的效果?异步教学理论认为:语文朗读训练,教师应该立足于学习的个体性这一学生学习的本质特点,通过学生的个体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语文课堂里,我尝试着用异步教学的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着从学生个体差异入手,有针对性的用各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一、朗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