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气象观测站网可视化管理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hr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和观测项目发展迅速,全国目前有包括地面站、雷达站、高空站、空间天气站、酸雨站、农业气象站、大气成分站、GPS/MET站、卫星站和土壤水分站在内的数以万计的站点,并且气象观测台站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一站多能型台站越来越多,因此迫切需要对气象观测站网进行可视化管理,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了目前全国气象观测站网管理的目标需求,并基于B/S结构、开源WebGIS平台,采用Flex、Jsp和applet等技术搭建起全国气象观测台站的空间可视化管理平台。论文主要成果如下:①首次实现对全国气象观测台站的空间可视化管理。本文搭建的“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台站信息管理系统”首次实现了对全国气象观测台站的空间可视化管理,一改以往只能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调看相应站点的文本信息的境况,实现了台站信息多方位、多表现形式的展示,能充分满足当前对气象观测系统综合、高效、精确管理的需要。为设备保障、站网优化布局等提供了决策支持,全面提高了综合观测管理水平。②海量多源数据整合管理。在本文之前对与台站信息相关的多源海量数据进行整合几乎不可能。本文采用大型空间数据库集中管理台站信息,将多媒体信息通过大型空间数据库基于空间位置进行信息整合,集中存储,实现全网统一使用和维护,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被整合的信息包括文本、空间位置、图片、视频、遥感影像、气象分布信息等。③本文采用Flex技术实现了丰富的客户界面展示。Flex最大的优点就是用户界面表现非常丰富,类似桌面应用程序,图形内容丰富。本文搭建的“台站信息管理系统”用户界面充分考虑气象工作者的操作习惯,带来直观的、更高层次的用户体验。
其他文献
指出了我国自然矿石资源不足与金属需求增长、生态环境恶化与生产规模扩大、有限资源与能耗剧增的矛盾,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与我国资源循环概况及二者的差距,提出资源循环是我
本文在对我国生态监测工作发展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我国生态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和方法,以期促进我国生态监测的全面发展。
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信息传输方式也随之改变,如今网络信息已经处于一个移动信息传输的世界,大数据技术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安全隐患。我国
前几天,市政协召开“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专题报告会,看着市食品安全办发下来的情况汇报,听着常委委员们的诤诤挚言,我突然想起了10年前在香港发生的“非典”疫情的日日夜
期刊
针对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进行分析,提出了推进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改变教育观念,完善教育评价体制,提高教师和家长的自身素质.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针对师范专业的专业特色、师范特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并结合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师范专业的建设实际,提出分方向进行专
三叶因子3(TFF3)是一种新型生长因子类多肽,属三叶因子家族(TFFs),是TFFs中发现最晚的一个。在黏膜炎症、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肿瘤等病理状态下,TFF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异常升
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应用Java 和VRML97开发工具,基于HTTP协议,设计并开发了基于因特网的虚拟校园环境,并以香港中文大学的崇基学院校园为例,建立了系统原型.在中文大学的
元初赵孟頫等人发起了一场艺术变革,倡导以"写"之法入画。这一观念在宋元时期被强化,矫正了宋代绘画向描摹外物与抒发自我两个极端推进后出现的"百病横生"现象。通过强化书法用笔
传统的温室往往受到地域、温度、时令等多种参数的影响,在实际农作物生长的监测控制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鉴于目前温室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合花卉生长的基于多源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