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预测理论及其在中国宏观经济中的应用-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和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n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宏观经济形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不仅影响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同时也影响着公司与个人投资决策的预期,因此对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宏观经济预测就是在结合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经济模型,对经济形势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目前,宏观经济预测已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最初的宏观经济预测只是定性预测,发展到现在,众多的经济学家、政府机构、学术机构以及商业机构等都开始纷纷进行宏观经济的定量预测,通过将计量经济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得宏观预测的准确度获得极大提升。  宏观经济预测模型的发展得益于宏观经济理论的演进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但是纵观宏观经济预测的发展历史,能够系统全面总结宏观经济预测发展所依据的经济学理论的文章屈指可数,大部分的文章主要探讨的都是宏观经济预测技术层面的创新与实践。因此,本文首先通过对基础理论的系统总结,特别是对理性预期、经济周期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非均衡理论的分析,指出理性预期在宏观经济预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次,比较说明了宏观经济预测的多种方法与技术,提出了适于对中国经济进行宏观预测的方法的选择问题;最后,在总结国内外典型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的发展历史并结合中国经济周期理论与实际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预测应该使用基于凯恩斯经济学的结构预测模型。  山东大学宏观经济预测中心于2014年首次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结构矢量自回归模型就是以凯恩斯经济理论为基础,利用贝叶斯统计估计技术得到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季度模型,由于该模型是在结合了凯恩斯经济理论、时间序列以及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基础上建立,并且该模型在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季度预测中结果比较准确,因此本文选择使用该模型对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进行预测,结合定性预测提出自己的几点政策思考。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借鉴国外银行业监管的一些成功经验,在构架我国银行业监控体制的研究领域做出一些尝试.以尽早致力于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规范化与灵活性有机结合的、稳定健康的宏观
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也一直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然而,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我国即将加入WTO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互联网经济作为继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型经济形态也茁壮成长起来。众所周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降低了成本,那么,互联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