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层底板突水是采掘活动下,原岩应力及承压水水压重新分布、煤层底板隔水层结构破坏,矿井局部充水的一种岩体失稳现象,其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在浅部及水平煤层底板的变形破坏、突水机理及突水评价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承压水上煤层的安全开采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增加,这些理论逐渐不适应深部煤层开采,因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深部煤层底板隔水层失稳及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体的研究成果如下所示:1.通过对研究区内的地层、构造、含(隔)水层及地下水位补给等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出阳城煤矿在开采3煤层时,对其底板突水造成威胁的突水水源为奥陶系含水层,同时断裂构造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 3煤层底板突水的概率。2.基于弹性力学的薄板理论建立煤层底板隔水关键层力学模型,分析了模型的挠度变化规律,结合莫尔-库仑强度准则,推导了煤层底板突水力学判据,为隔水关键层失稳及突水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3.按照正交试验设计方案,对阳城煤矿不同开采条件下的底板突水判据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确定了底板突水力学判据中各因素对底板突水的敏感性顺序,并结合本文的第二章确定出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指标。4.采用主成分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综合评价法及突水系数法确定底板突水各主控因素的相关权重,结合脆弱性指数法建立相应的突水评价模型,通过对比模型的评价结果发现:综合评价法精度>主成分Logistic法精度>突水系数法精度。综合赋权的脆弱性指数模型不仅考虑到底板突水各主控因素的敏感性也遵循了原始数据的客观性,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准确,可以为阳城煤矿承压水上安全开采提供理论依据。